摘 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区域协调、绿色增质、要素优配等方式充分阐释生产力发展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等领域的重要驱动作用。但受限于涉农关键性技术薄弱、城乡数字鸿沟扩大、农村空心化与新质农业人才短缺、涉农链条结构失衡与生产要素发展滞后、农村经营体制与乡村治理困境等现实,现阶段新质生产力发展难以在农村地
摘 要:新质生产力生成于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及其成果新产业化,中国式现代化则为既有人类现代化一般特征又有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具有五个特征和九个本质要求。新时代只有新质生产力才能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力和新动能,两者之间存在必然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从内在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以巨大力量、新发展理念、创新为第一动力、全球化开放生产力形式、新产业化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从实现路
摘 要:人工智能治理是社会科学语境下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梳理CSSCI来源文献,首先,围绕人工智能的界定。梳理了主要的五种歧见,分析歧见产生原因,并对关于人工智能界定的共识进行了概括。其次,围绕人工智能的治理。针对人工智能进行治理的动因、难题及方略,概述了学界的主要观点。再次,围绕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治理。针对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治理的效能、难题、障碍和对策建议,整理了学界的重要看法。最后,对人工智能
摘 要: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被作为分析样本,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以罗斯威尔(Rothwell)和赛格菲尔德(Zegveld)对政策工具的分类和乡村振兴“五个振兴”作为分析维度。统计分析结果可知,政策工具的分布在数量和结构上存在差异,对于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也存在占比不均的情
摘 要:唐与大食之间的通使往来是双方政治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大食一方对唐帝国的使者派遣活动。20世纪80年代,白寿彝先生最早统计出:在651年至798年的147年中,大食共向唐遣使36次。此后,学者又提出了34次、39次等不同观点。通过反复翻检史书,在白寿彝先生“三十六次”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了“万岁通天元年(696)大食请献师子”和“开元十四年(726)大食遣使苏黎满献方物”这两条
摘 要:瘟疫疠病是古代中国对急性传染病的总称。终唐一代,289年间瘟疫疠病发生42次,主要为疟疾、痢疾、霍乱、麻风病等。唐代瘟疫疠病的防治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含各级医疗机构、详细的法令、防重于治的防治理念、科学的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在这个体系运行过程中,来自西域等地的胡人医药已渗入其中,并在探究瘟疫疠病病理、救治病患、预防次生灾害发生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唐代瘟疫疠病防治过程中吸纳胡人医药的做法值得后
摘 要:王维曾作《终南别业》诗,其又有“辋川别业”,这两处别业是名异实同,还是分属两地,以及何时归隐等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已,成为王维研究中的一桩公案。经大量的文献考证和认真的实地考察,本文认为:王维在终南山的居第只有一处,即“辋川别业”;初隐辋川并非始于天宝二三载,而始于开元十六七年。 关键词:王维;隐居;终南山;辋川;考辨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平台。随着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不断深入,中国国际话语权也随之不断提升。但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话语权仍面临着传播内容局限、“参与公平”正义问题凸显、传播媒介局限以及西方文化“软”实力强硬的问题。为此要积极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依托,促进以人才交流为基础的传播视角转化;以设施联通搭建新媒体矩阵,实现民心相通;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树立中国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对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你好,中国》被作为分析对象,借用张德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分别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对其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该外宣纪录片中多种模态如何相互协作共建话语意义以及英译策略,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纪录片;
摘 要:集以往词学之大成的理论需求,历史性地在近代提了出来。承担这个任务的人物,至今仍只有陈廷焯一人。时代给予的丰富词学理论资源,在陈廷焯那里得以融会贯通,成果就是大家熟知的《白雨斋词话》。但不太知名的《词则》实则更体现了这一点,它全面遴选了自唐至清晚期2 360首词作,几乎每首词作都写有评语,除了较为全面地关注到词的美感,还有意识地进行了词史的构建,内容较《白雨斋词话》更加丰富。 关键词:陈廷
摘 要:中国17世纪的明清易代给中国人的心理带来的巨大冲击,在文学领域有各种表现,如道德危机与教化、对贰臣的批判、遁世心态、影射时局,等等,其中道德危机是贯穿性的,所有这些在话本小说中都有集中表现。通过分析“易代心态”及其在文学中的各种表现,思考论述了明末社会“礼教下延”及道德危机出现的原因,并对话本小说中道德教化的各种表现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17世纪;通俗小说;易代心态;话本小说 中图
摘 要:《文心雕龙·体性》是我国第一篇风格专论,主要论及文士才性与文章风格之间的关系。从近五年的研究来看,其成果丰硕,既体现于数量之多,又体现为范围之广。经对近五年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将研究成果归纳为对“体”的讨论、刘勰“风格论”、八体之褒贬、作家品评、比较研究、其他研究等六个方面,再结合前人的研究来展开分析。但是纵观对“体性”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悬而未决,留待后世探讨。 关键词:《文心雕
摘 要:中古佛典记的形态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发展形态和生成形态,二者迥然相异。中古佛典记的发展形态具有双面性,在篇数、作者数量、类型上日趋减少的同时,在篇幅内容的增加、作者署名意识的增强、文学艺术的提升等方面有所提高。中古佛典记的生成形态,亦即其题写形式,在构成类型与时代分布等方面有所差异。中古佛典记形态的双重性,推动了中古宗教文学的发展,对于中古佛教具有特殊意义,其形成与中古佛典序文、记的发展脉络
摘 要:陈寅恪认为,西魏府兵制度的建设含有比附《周礼》军制的成分。陈氏的判断肇端于对《玉海》所引《后魏书》文字的误读,并且在稍后的研究中实现了自我纠正。“六军”虽源出《周礼》,但意义早已泛化,西魏府兵之制并非以《周礼》为依据。《玉海》引《后魏书》“仿周典置六军”的记载,与《北史》中“初置六军”的记载同源,均出自“隋修五代史”工程中的魏澹《后魏书》。此类记载不见于《周书》,当与《周书》和《后魏书》围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教育强国的征途上,到底何种人才才是适应并推动新的历史性变革的优秀人才?教育强国的时代命题赋予了“五育”崭新的价值意蕴:育人的根本在立德,唯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才,才能担当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强国的新教育生态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五育”的深刻意蕴和时代新解进行阐释,在幸福
作者简介:王猛,男,山西运城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 民族融合问题是中国历史研究和民族研究中的重大课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大发展的重要时段,而关中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众多民族在此汇聚,不仅民族成分复杂,民族交往频繁,民族与政治的互动也更为瞩目。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关中地区,不断见证着民族兴衰与王朝更替的历史演进,是民族融合进程中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