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时代特殊教育学科建设(笔谈) 编者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的光荣传统和自觉使命。当代中国特殊教育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着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实践创新,为广大特殊教育学者理论创造、学术精进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为进一步增强特殊教育学者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探索特殊教育学科发展在新时代更新升级的新思路、新观点,本刊联合
当前,有不少研究者阐述了教育学科尤其是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问题,认为当前亟须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科学学科体系,且这一体系应涵盖各分支学科、各类型教育、各学段教育,以教育问题和现象为研究对象进行各学科的有机组合。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几次“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旧是教育强国建设中的短板。在整个教育学科中,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当今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推动着学科知识生产跨界融合和更新,也日益影响着特殊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变革。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数字化时代特殊教育学科发展的学理化研究,把握数字技术革命给特殊教育学科发展带来的
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殊教育的水平决定了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程度。特殊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关注每一个特殊儿童的独特性和需求,致力于提供适切的教育支持,帮助他们实现最大的潜能。特殊教育的高度个性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终形式。特殊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业者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一线教师需要特殊教育理
学科交叉是新学科产生的源泉,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科技革命、学科变革和未来人才培养,要求特殊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 新科技革命时代需要特殊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编程语言、图像处理技术、神经网络计算、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推动“特殊教育+”的立体特殊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包括虚拟现实康复学、计算无障碍管理学、计算教育学等。这个体系可以更加精准和有效地回应新技术应用中引发的个人隐私泄露
【摘要】 修身指修养身心,涵养德行,儒家修身思想能为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支持,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儒家修身方法包括内省法、榜样法、交友法、尚志法等,这些行之有效的修身方法可以让听障大学生尊德性,使心生活高于身生活,对听障大学生自我修养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儒家修身;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修养;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762 【作者简介】 孙菲,讲师,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