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基于皖西大别山区小麦生产现状,总结分析了该区域小麦生产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包括优质品种、机械化程度、绿色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以及小麦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结合这些环节提出加强品种自主选育、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推广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发展绿色农业品牌等对策,为研究区小麦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高效栽培技术;机械化程度;绿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 S512.1
摘要 本文总结分析了杂交稻品种陕稻12号的特征特性以及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在陕西汉中地区种植,具有生育期早、耐密植、抗倒性强、丰产性好和米质优等特征;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选大田、精细整田、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科学施肥、合理管水、草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和及时收获等。研究结果为研究区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选育及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陕稻12号;直播栽培;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
摘要 为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集成了西瓜—水稻—绿肥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本文总结分析了该模式栽培技术要点及效益。利用小拱棚栽培技术,选用早中熟优质西瓜品种,4月上旬定植,6月采收,罢园时将健康瓜蔓留田作为水稻有机肥;水稻选用高产优质中稻品种,软盘育秧,6月底机插,10月底收割;收割前15~20 d撒紫云英种子作绿肥,绿肥生长期间注意排水防涝,第二年3月翻耕还田。该
摘要 为筛选适宜皖西北地区栽培的夏玉米新品种,本研究以东单6531、丰大611、华安玉2号、东单1971、华安玉5号和东单905等10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试验,其中东单6531和丰大611等33个品种以60 000株/hm2栽植,华安玉2号和东单1971等56个品种以75 000株/hm2栽植,华安玉5号和东单905等17个品种以90 000株/hm2栽植,对各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及试
摘要 本研究以JD001、JD002和JD003等9份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熵权TOPSIS法对株高、底荚高度和单株主茎节数等8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继而进行聚类分析,为大豆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中,变异系数较高的是单株有效分枝数(64.79%)、底荚高度(31.44%)和单株有效荚数(28.77%),表明这3个性状指标遗传改良潜力较大,可应用于大豆品种选育鉴定。通过熵权TOPS
摘要 为探究紫绮、紫姝和霓裳3个优良野牡丹品种的耐热能力,以3个野牡丹品种叶片为材料,分析其表皮形态,在室温、35、40、45、50、55、60和65 ℃的水浴下加热15 min,测定其细胞伤害率,通过Logistic方程确定高温半致死温度,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霓裳、紫姝和紫绮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58.97、57.81和57.05 ℃,隶属函数综合值分别为2.436、2.305和1.1
摘要 为烤烟生产的合理施肥与适时打顶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对施氮量(N)和打顶时间(D)进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生产试验,探讨其对烤烟翠碧一号株型构建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与打顶互作对烟叶的农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同样氮肥施用量情况下,不同打顶时间对烟叶农艺性状影响不明显。施肥量112.5 kg/hm2与见花打顶互作(处理B)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均表现较佳,适宜生
摘要 中蜂养殖具有投资小、污染少和见效快等特点。为推动该产业发展,本文对皖南中蜂的资源优势、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该产业发展具有促进农户增收,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等重要作用。对皖南中蜂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包括加强种群保护,强化技术支撑,融合蜂旅产业,壮大品牌实力,加大资金扶持,以及积极培植蜜源。目的在于促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农户增收,为研究区中蜂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蜂业促进乡村振兴提
摘要 为进一步降低非洲猪瘟传播风险,提高预防能力,加强治疗手段,本文对该病常用检测技术、具体防治措施以及治疗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常用检测技术包括早期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血清学检测,具体防治措施主要有消毒防护、猪场日常管理、市场监管、防控意识以及疑似病害处理等,治疗技术包括疫苗研发与药物治疗技术。以上分析为生猪养殖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洲猪瘟;检测手段;防治手段;治疗技术 中图
摘要 明确薄壳山核桃的径向生长特征及病虫为害情况,探究高效、经济的星天牛防治措施。以安徽合肥长丰县区域内种植的薄壳山核桃为试验对象,使用Logistic方程拟合胸径随树龄变化的过程,建立薄壳山核桃径向生长模型;采用普查法调查薄壳山核桃病虫害发生情况,根据虫害调查结果设计不同药剂对星天牛幼虫的防治试验,试验分为4组:2%噻虫啉1 000倍稀释液+40%透翠30倍稀释液(CF-1);40%噻虫啉1
摘要 为了明确影响哀牢山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研究区45个样方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45个样地点中170个物种划分为7个群丛,其中群丛Ⅲ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群丛Ⅴ物种多样性最单一,仅包括11和20号样地中的18个物种;CC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是哀牢山植物群落分布
摘要 为探究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量化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强度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了1985—2019年该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其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1985—2019年研究区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呈增加趋势,裸地、草地和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耕地整体动态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统计,分析了山东地区尺蛾亚科昆虫的种类、分布及其地理区系,并记述了每个物种的形态鉴别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尺蛾亚科昆虫共有12属13种。这13个物种的地域分布较广泛,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青尺蛾属(Geometra)和绿尺蛾属(Comibaena)昆虫。区系分析显示,尺蛾亚科这13个物种在华中区(13种)、华北区(12种)和西南区(11种)的分布较多,华中区种类最多,而蒙新区(
摘要 为充分发挥腐熟粪肥类有机肥在平衡养分中的作用,提高化学肥料的施用效果,提升耕地质量,更好地就近就地消纳有机粪肥资源,本研究开展了小麦腐熟粪肥有机氮同效当量试验,设置无氮处理(PK)、无机氮处理(N1PK)和等氮量腐熟粪肥100%氮替代(MN2PK)3个处理,明确小麦腐熟粪肥的有机氮同效当量,及其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品质、养分吸收利用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机氮处理相比,腐熟
摘要 本文总结分析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该模式通过集成农业防治(科学选址选种、适当修剪、中耕除草、肥水管理和适时采摘)、物理防治(人工捕杀、灯光诱杀、信息素诱捕和色板诱杀)、生物防治(生态种植、释放天敌、种植驱虫植物和使用生物源农药)和化学防治(科学用药)等病虫害防控技术,以达到降低田间病虫害发生概率的目的。该模式的应用,对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污染,打造有机生态茶园、促进茶旅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水稻稻曲病防治的药剂,本试验选择18.7%丙环·嘧菌酯、43%戊唑醇、23%醚菌·氟环唑和24%噻呋酰胺,设置了6个药剂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比较各处理对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分蘖末期施用24%噻呋酰胺,破口前7~10 d和齐穗期均施用18.7%丙环·嘧菌酯(处理2)的防效较好,小区水稻产量最高,为200.6 kg;分蘖末期施用24%噻呋酰胺,破口前7~10 d和
摘要 由镰刀菌属等多种真菌侵染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典型的真菌性土传病害。近年来,该病害的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对小麦生产及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阐述了该病害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刀菌;防治技术;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
摘要 本文总结分析了马铃薯渣的营养价值、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阐述了其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其开发前景及有待提升的方面,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马铃薯渣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通过利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其可以转化为高价值产品,如饲料、生物燃料和生物降解塑料等。这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然
摘要 为了探究八角提取物对黄金百香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05%、0.10%、0.20%、0.50%和1.00%)八角精油乳剂对黄金百香果钦蜜9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八角精油乳剂对黄金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幼苗株高和干重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调节特点;对根长
摘要 探究天麻清汤火锅底料加工工艺,以拓宽其附加值。设置了以红天麻粉添加量、油脂复配比例和食盐添加量为变量,以感官品质为指标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红天麻粉添加量5%、油脂复配比例1∶3和食盐添加量6%制备的火锅底料综合评分最高,其产品色泽透亮,凝固性较好,煮沸后鲜香浓郁,回味醇美,口感柔和;油脂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标准,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该产品的研制为天麻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
摘要 基于铁皮石斛种植实践,从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其人工栽植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研究区常见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炭疽病、软腐病、根腐病和叶斑病等)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能够传染蔓延,主要由真菌、病毒和细菌等病原菌感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不在植株间传染蔓延,主要是栽培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常见为害较大的害虫有蛞蝓、蜗牛、红蜘蛛、蚜虫和蚧壳虫等。根据不同病虫的特点,提
摘要 本文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生产效率、数据分析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分析了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亟待进一步提高的环节,阐述了物联网各层次先进技术在白酒生产环节中的应用,并设计一套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物联网应用系统架构,为物联网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物联网;系统架构;数字化;精准控制 中图分类号 TS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
摘要 为探究冰雹对油菜的灾损影响。本文通过在野外田间开展模拟试验,用5、10、25和30 mm不同尺度大小的钢球模拟不同尺寸的冰雹,探讨不同直径和相同直径不同密度冰雹对油菜的损害,并对不同直径冰雹对油菜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以及油菜冠层光谱进行测定,收集油菜在开花期、终花期的灾害损失情况,并对油菜产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模拟30 mm大直径冰雹对油菜的灾害损失影响最大;同一直径的模拟冰雹中,密度越大
摘要 本文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专注力和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功底过硬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育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工匠人才。从4个方面对具体培育路径进行探讨,包括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水平,优化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模式,以及加强支农服务建设。为培育“懂农业、爱农村和爱农民”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教融合;工匠精神;乡
摘要 本文对绿色低碳发展视域下现代农业人才培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包括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乡村经济持续化发展。从新农科理念的引领力、产业技术核心支撑力2个方面入手,对农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进行探究。并分析了高职院校高质量农业人才的科学培育路径,包括采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多样化教育形式,聚焦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开发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和随身教学等多元化培养方式,构建绿色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摘要 为促进专业课程体系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从课程设置、教师实践经验、实践教学条件和对口就业率等方面对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以产教融合为背景,从校企合作模式、专业课程体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及学历教育与认证教育融合等方面,探索林业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共融共通、协同创新的“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的实施,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科研和社会服
摘要 为加快实现作物科学类专业“智慧”建设,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产业前沿衔接度、智慧型师资队伍和智慧态教学模式应用5个方面入手,对该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索作物学科类专业“智慧”改造提升的改革路径,包括确立智慧作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智慧作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优化产教融合智慧教学条件,打造数字素养专业师资队伍,以及创新智慧专业教学模式,以打造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
摘要 以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土壤污染与防治为例,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该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其次,对该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对基础性实验模块、综合性实验模块和拓展性实验模块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与探讨;最后,对该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及考核评价进行设计。目的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土壤污染与防治培养专业人才
摘要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课程特点及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重视实际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实际案例教学分析与探讨。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实际案例,对其调查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调查区域划分、土壤布点原则及数量确定、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指标及检测方法确定以及检测质量与结果查验等方面,制订实际案例土壤环境监测方案,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实践表明,该实际案例教学模式有效
摘要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胡阳西红柿产业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了村级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亟待提升的环节。针对村级特色产业规模、村民农技知识、农产品品牌效益和农产品电商经营等方面,提出“一村一品”+合作社,品牌+技术创新,投资+产业多元化,乡村人才+能人+培养,村级文化符号+精神文化产业等村级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为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村级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产业
摘要 本文以安徽池州青阳县乡村旅游为例,运用PEST-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县域乡村旅游开发在产业扶持、经济、社会和科技方面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产业扶持方面,加大了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经济方面,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社会方面,研究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对游客具有较大吸引力。科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