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10届,形成了主题峰会、论坛年会及专题研讨等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交流平台,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前沿阵地、权威媒介、高端论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汇聚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推动实现人人在规则规矩中行动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共同推动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安定有序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人人参与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2023年10月正式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思想结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新征程上高高举起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旗帜。
【摘要】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和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时代之问、文化之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丰富内涵、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增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以新作为开创新时代文化建设新气象的重要前提。
【摘要】今日之中国,一处处文化古迹、一条条文化街区、一件件文物无不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这一主题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之中。踏访古城、触摸历史、寻访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始终如一,展现出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度重视。作为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深化发展,充分体现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质和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工作不断开启新的篇章。一年来,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探索实践在各地深入展开,成果丰硕,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进一步巩固,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
【摘要】高质量文化供给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不仅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还有利于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团结进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文化产品与服务“有没有”“大不大”“够不够”“足不足”的问题,而是“好不好”“优不优”“美不美”“精不精”的问题。提升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关键在于做好三“动”,即政府要引导“推动”、企业要“能动”作为、个人要“主动”融入。
【摘要】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更好担当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摘要】“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从理论向度看,“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文明在主体上相一致、在要素上相耦合、在目的上相统一,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从历史向度看,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为建设中华文明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重要基础和思想保证。新时代新征程,应准确把握“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文明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理论武装、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深入推进中华文明建设。
【摘要】近年来,中国独角兽企业新增数量呈下降趋势,主要由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政治环境恶化、风险投资市场持续疲软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也与独角兽企业商业转化周期较长,更多依赖资本注入的成长模式相关,在不同产业赛道,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速度也不尽相同。针对中国在独角兽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来要把握好因产业而异的技术逻辑、优胜劣汰的市场逻辑、生态为先的治理逻辑,加大对企业国际创新合作的支持力度,完善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策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社会文化氛围。
【摘要】虽然成立年限有限而且尚未上市,但是独角兽企业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竞争优势且获得了资本市场的估值认可。这样的新兴稀有企业往往可以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得以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全球独角兽企业新增数出现下降趋势,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不是科技创新遇到瓶颈,而是全球资本市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全球需要防止新科技的垄断力量,推动资本的有序流动。我国亟需充分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推动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摘要】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尽管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已居全球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市场开放度和国际投资者的参与度仍显不足。应借鉴国外发达资本市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升市场定价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吸引国际资本和顶尖人才,推动资本市场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使中国资本市场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国内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摘要】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蜕变。这既是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也是经济引领与驱动的过程,更是深度融入社会、驱动变革的历程。19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进入2000年,其逐渐发展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到了2010年代,互联网全面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数字时代的生活基础设施;步入2020年代,随着智能化浪潮的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全局性的社会基础设施。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全面联结“地球村”的全球基础设施,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支撑。探究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政策导向,以及数字中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工具,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手段。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扩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隐患日益凸显,包括隐私泄露、网络攻击、数据滥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个人隐私构成威胁,更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当前,我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在国际标准制定、产品安全防护、核心技术研发及舆论应对方面仍面临风险与挑战。为此,需加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构建完善的全流程智能安全监控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建立系统化的舆情预警处理机制。此外,还需通过不断优化和提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其在服务社会治理的同时,有效抵御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
【摘要】绿色金融作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性金融模式,不仅能在促进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加强环境治理等方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协同作用,需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摘要】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关系着法治政府建设与司法公正高效,是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必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围绕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两个改革方向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经验成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统筹兼顾司法公正与高效,全方位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应加快行政案件管辖制度的立法和修法工作,以法治保障改革成果。同时,要处理好行政案件管辖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发挥配套制度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打造公正、高效、便民的司法生态。
【摘要】构建全龄友好社会既有利于调节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也指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从“全龄”的全景式界定到“全龄友好”的观念更新,再到“全龄友好社会”的治理秩序改革,这一构建历程体现出中国探索的全新视野。构建全龄友好社会是紧紧围绕年龄的社会治理变革,包括全人群、全代际、全要素、全方位、全价值、全生命周期、全生活事件、全行动主体、全角度覆盖和全技术加持十个方面的改革侧重点。从理论倡导到政策实践,构建全龄友好社会将立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依据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和人口及相关领域公共政策体系予以整体性推进。
【摘要】城市建设需要回应多样化年龄需求,既要为“一老一小”等群体提供必要的支持,也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充分、公平的发展条件。全龄友好城市是为所有年龄群体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的城市,通过物质空间与社会环境的持续改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龄友好城市的建设应在整合当前老年、儿童、青年友好行动的基础上,广泛凝聚共识、健全政策制度、完善专业支撑,认识并挖掘代际关系的资源转化价值,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龄友好城市发展道路。
【摘要】人口老龄化本质上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种趋势,即总人口中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大的进程。由于老年人在生产和消费上具有一定独特性,当老年人口的规模和比例提高时,社会的经济增长、财富分配等若干领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在全体人口中老年人所占的人口份额正在快速扩大,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正伴随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过程,老年人的经济安全和财富分配问题对于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无疑将产生难以忽视的影响。
【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解决好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要】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精神基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有很高的重合度。民俗文化在强化社会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经济增长、培养价值观念、建设社区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和传承民俗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文化出海,在形式上表现为“新三样”的全球化表达,在内容上呈现“中国风”集聚,在技术上呈现数智赋能带来的表现力、交互性与沉浸感的协同。当前,数字文化出海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应建立数智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球化本土化表达体系,建构“数智技术+数字文化出海”全产业链价值链,加快数字文化出海制度创新,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文化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摘要】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植根于华夏大地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国古人在农、林、牧、渔等产业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保护方式,尊重自然,顺应天时,播种百谷,开发地力,善用水利,保护自然资源。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凝聚了珍贵的生态保护智慧,有着强大的抗灾韧性,即使在遭受巨大的自然灾害后,仍有顽强的生态恢复力,华夏大地得以保持盎然生机。有智慧的生态保护才能做到生生不息的发展态势。
【摘要】自秦汉以来形成明晰的岁时节俗的时间观念及娱乐文化后,古人的许多购物活动就与一些固定的节期相重合,如一月一的元旦、五月五的端午节、七月七的七夕节等,这些节期的划定存在月内取中、年内对称、异月同日、重月之首日等规律。除了依岁时节俗形成的购物活动,民间还长期存在定期或不定期的集市购物活动,市、镇、店、场、街、墟、步、埠、行等,都是集市交易与日常购物的中心所在,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的各种需求。这些丰富的购物活动既是古人生产工作、日常生活所需,也是不同时代社会发展状态在日常生活上的生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