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5.0001 主持人语(周琼): 自然既孕育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又让其遭遇各种灾害。作为地球物种的人类以自然环境为生存基础,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不同量级的灾害后,通过各种防灾减灾救灾实践与自然链接,形成不可分离的共同体。 本组文章从不同视角对灾害、环境进行考察和探讨。《来自水域的视角:江南水生态与灾害治理的历史动态考察》认为
在中国的辽阔疆域内存在诸多差异显著的生态系统,在没有极强外力的干扰下,各生态系统通常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受此影响,人们会长期从事相同或相似的生业活动,自然和社会景观也较为固定。但生态系统的边缘尤其是两种不同生态系统相邻地带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调控能力均比较弱,极易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异,环境问题在这一地带也出现较多,人类日益频繁的活动也增加了环境变迁与环境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因此,生态过渡地带成为中国环
人与自然间究竟应保持什么关系?从文明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在追问这一问题。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做出了多种回答。有人提出人类中心论,也有人提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等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9页。这无疑是最有生命张力的表述。他全面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 英国学者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将文化划分为物质设备、精神方面的文化、语言和社会组织四个方面。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结构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文化具有普遍的社会分层特征,在文化分层过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 灾害以其对人类的灾难性影响和恐惧性体验而被记忆和书写。个体及群体记忆与情感的沉痛感知、心理的哀伤体验等,被不同类型和强度的灾害所强化和定型,形成了因灾罹难的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和书写体系。故历史记忆与人类的阶段性超越,往往与灾害相伴生。有关灾害的负面认知理念及其破坏性、灾难性形象,也被代代相传并被塑造和固化。 从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5.0002 主持人语(吕厚量):上古两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然而,在传统的史学史叙述语境下,上古两河流域往往被视为一个“有史料而无史学”的世界而受到忽视。近年来的学术研究表明,虽然我们仍无明确证据断定,进入希腊化时代之前的两河流域曾孕育过成熟的史学作品,但是犹太和波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中东史学通史(五卷本)”(23VLS027)的阶段性成果。 公元前两千纪后半期,西亚北非地区迈进了大国政治时代。在这一时期,各大强国在西亚北非的历史舞台上轮番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外交大戏。通过频繁的交往与互动,这些国家不仅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而且促进了自我认知的深化和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 亚述作为新兴力量逐渐崭露头角。 然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中东史学通史(五卷本)”(23VLS027)的阶段性成果。 希伯来圣经《但以理书》(the Book of Daniel)作为一部典型的启示录作品,其关于帝国的隐喻与叙事备受古今学者关注。受圣经解释传统的影响,关于《但以理书》帝国隐喻的解释甚多,当前学界关于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帝国解释与末日叙事等主题。参见John J.Colli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中东史学通史(五卷本)”(23VLS027);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赫梯王国都城研究”(24DTR075);首都师范大学2024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古代东方文明》课堂实践教学设计——以古代近东地区的语言文字为例” 印欧赫梯人建立了赫梯王国(公元前1650年至公元前1200年), 赫梯王国历史通常分为古王国(公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5.0003 收稿日期:2024-06-22 作者简介:范金民,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和江南区域史;张彭欣,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 《明史》卷一七○《于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43、4545页。 ② (明)王鏊著,吴建华点校:《王鏊集·震泽纪闻》卷下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5.0004 收稿日期:2024-11-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驿站史研究”(19ZDA207) 作者简介:刘文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史和边疆民族史。 ① 近年相继出现的一些成果,在探索清朝驿站财政在地方的运转方面有了推进,参见王昱淇、廖吉广:《乾隆朝州县驿站管
摘 要: 秦汉乡村借贷既非古典借贷,亦非严格意义上的高利贷,它只是被当时乡村社会所普遍接受的特有借贷形式。这一借贷形式具有较强内循性,多以乡村居民间借贷为主,富商大贾以及城市商业资本难以介入;也有较强应急性,多是乡村居民生存急需时的借贷行为,经营性或扩大再生产的借贷颇为少见;还有较强行政性,王朝官方既是重要放贷方,又是监管者与仲裁人,直接介入乡村经济事务。这些特点减少了商品经济对乡村社会的冲击,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5.0006 收稿日期:2024-12-01 作者简介: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 ① 研究唐代宰相制度的论文甚多,除本文所引之外,以下著作值得参阅:罗永生:《三省制新探——以隋和唐前期门下省职掌与地位为中心》,中华书局2005年版;王素:《三省制略论》(增订本),中西书局
收稿日期:2023-10-07 作者简介:桑兵,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摘 要: 治史要在整体之下研究具体,所以既要把握大体,以免零碎,又须考究细节,以防空洞,使得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成败及其学术研究的枢纽性关键所在,据此可以认识与把握和抗战相关的一系列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要想坐实这一大体,应当放眼读书,梳理各种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5.0008 收稿日期:2024-04-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古代近东主要帝国时期(公元前1500—前500年)的历史编撰与史料诠释研究”(22ASS006)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东史学通史(五卷本)”(23VLS0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史海波,吉林大学历史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5.0009 收稿日期:2023-09-07 作者简介:郭巧华,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国史、美国最高法院史。 ① Joseph J.Ellis,Founding Brothers: The Revolutionary Generation,New York:Alfred A.Knopf,2000,p.47
收稿日期:2024-0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大国兴衰的历史逻辑、规律与国际秩序演进研究”(22VLS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子玉,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冷战史、国际关系史。 ① 参见连会新:《战后初期日本的联合国外交与日苏关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编:《日本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