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文化旅游的蓬勃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作为鲁南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伏里土陶是齐鲁文化和优秀民间手工技艺的缩影,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但近年来,伏里土陶受到原真性内涵缺失、社会认同感低、传承结构断层、产业动力不足、传播渠道单一等因素的局限,发展面临颇多困境。对此,需要立足于文旅融合视角,从文化内涵、传承结构、产业升级、传播途径四个维
摘 要:陶瓷产品不仅是满足使用需求的功能性器物,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设计端,陶瓷产品设计通过对文化符号资源选取和创造性表达,设计出的陶瓷产品蕴含着意义指涉,并通过与用户的链接产生意义的传达。在接受端,陶瓷产品在用户的使用情境中,基于用户的具身体验构建文化记忆,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认知和审美体验,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从文化符号与文化记忆两个维度出发,分析陶瓷产品设计的文化符号呈现与文
摘 要:陶瓷非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陶瓷非遗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对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陶瓷非遗外宣文本研究现状,发现陶瓷非遗文本英译面临外宣话语本土化、译者缺乏受众意识等现实困境。鉴于此,从变译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如何通过灵活的变译策略解决陶瓷非遗外宣文本英译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总结陶瓷非遗外宣文本采取变译的优势。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间竞争愈加激烈,如何提高城市辨识度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品牌战略是提高城市辨识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新型城市化的内在要求。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分析淄博城市品牌构建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CIS理论视阈下淄博城市品牌构建的有效路径,旨在为提升淄博城市品牌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发现,以陶瓷文化为核心凝聚城市理念,借助旅游、科技和国际交流等多方面城市资
摘 要:陶瓷诗是陶瓷艺术和诗歌创作相互融合的产物,中国陶瓷诗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通过文献分析和典型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艺术美学的视角探讨陶瓷诗中的陶瓷之美、工艺之美和意境之美,从而深刻把握其中的美学意蕴。陶瓷艺术与诗歌相互借鉴,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新启示,并共同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陶瓷诗;艺术美学;陶瓷之美;工艺之美;意境之美 随着陶瓷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陶
摘 要:古埃及工匠利用石英土与金属氧化物通过高温烧制技术制作的具有象征性和宗教意义的古埃及彩陶雕塑,是展现古埃及艺术成就的珍贵文化遗产。通过梳理古埃及历史文献及相关考古文物资料发现,古埃及彩陶雕塑源于古埃及人对蓝色的崇拜,工匠们将蓝色矿石原料与石英砂混合,采用风化法和结晶法施釉烧制,在原材料的制约下形成独特的彩陶雕塑风格。古埃及彩陶雕塑是古埃及人对来世精神寄托的媒介,每个雕塑都蕴含象征意义,这些象
摘 要:在高白泥坯体中引入α-Al2O3、γ-Al2O3颗粒作为增强相强化陶瓷坯体,分析不同晶型铝化合物添加对陶瓷坯体抗折强度、吸水率、表面粗糙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310 ℃高温还原气氛烧制的条件下,α-Al2O3的添加效果明显强于γ-Al2O3的添加效果。当高白泥坯体中引入α-Al2O3颗粒总量为15%时,坯体中由大量的刚玉相和莫来石相交织成连续的网络,其抗折强度均值可以达到122.5
摘 要: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数字赋能产业转型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赋能淄博陶瓷产业转型不仅能够实现降本增效,也能带动淄博陶瓷品牌宣传。然而,在数字赋能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淄博陶瓷企业面临先进的数字技术与法律政策滞后的冲突,以及如何降低企业在数字赋能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等问题。为了应对数字赋能过程中的风险挑战,淄博应当从地方法治与政策入手,促进淄博陶瓷企业的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增强淄博陶瓷在
摘 要:陶瓷行业作为我国典型的能源与碳排放密集型行业,其能耗和碳排放会对我国碳减排工作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日益临近,陶瓷行业碳减排愈发紧迫。在“双碳”目标下,淄博陶瓷企业、政府应共同发力,积极推进碳减排实践。当前淄博陶瓷行业碳减排主要面临制度约束、能源转型、技术进步、资金融通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建议通过制度、能源、技术、资金等优化路径,推动淄博陶瓷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关键词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公布了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山东陶瓷》主编、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怀康教授团队申报的艺术人才培训项目“中国刻瓷技艺创新人才培养”荣获立项,资助经费90万元。 该项目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战略+地域发展+社会美育”为指引,拟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关联优势,以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视野、综合的材质工艺、新颖的形式语言,共同构筑当代
线条瓷(也称粉杠瓷)是淄博窑历史上著名的陶瓷品种,流行于金、宋时期。作者经过多年挖掘、研究当地的传统陶瓷文化,恢复了线条瓷的制作工艺。此系列茶器即是在继承传统线条罐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现在的技术条件开发的原创作品。作品由作者纯手工独立完成,包括原料的制备、器型的设计、拉坯成型、线条立粉及施釉和烧制等。作品工艺独特、器型大方、功能性强、风格鲜明,不仅是高端的饮茶用品,也具有极高的审美和收藏价值。 方
《龙飞三才》分为龙飞茶盘和三才盖碗。龙飞,有飞龙在天、宏图大展之意。三才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作品采用鲁窑青瓷制作,表面朗润柔和,器型端正轻便。鲁窑青瓷具有高硬度、高韧性、高密度等特点,比普通陶瓷更耐用、更具美观度、更易于清洁,且其材料和制作过程中不含铅、镉等重金属,健康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