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了较多扶持燕麦种植的政策,受政策鼓励和市场拉动,燕麦(Avena sitiva L.)产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1)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基础地位不断夯实;2)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燕麦草商品率不断提高;3)产业链不断完善,外包服务组织逐渐壮大;4)智能化生产程度不断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进步显著;5)“三闲田”(春闲田、秋闲田、冬闲田)种植模式呈多样化发展,规模化生产已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大量农药化肥的施用,导致西南地区铅(Pb)污染严重。Pb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进入土壤后难以清除,从而影响土壤性质,抑制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导致植物光合能力减弱,并且引起植物的氧化应激和代谢产物变化。目前Pb污染治理方式很多,植物修复近年来广受关注和应用,其中草本植物以其生长快且生物量大等特点在植物修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综述了Pb对植物的影响、
摘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间的花粉漂移,对苜蓿的制种具有重要影响;且其潜在的生态、进化学效应引起学者担忧。本试验利用Rotorod花粉收集器探究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蜂类驱动的苜蓿花粉释放和扩散规律。结果表明:不论意大利蜜蜂或熊蜂,它们引起的花粉释放模式为随日时间变化花粉浓度先增后减,即从8:00(约30 pollens·m-3·h-1)到13:00(约1100 pol
摘要:本研究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对12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三年自然老化前后种子进行检测,并对其形态和光谱两种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及其自然老化种子形态和光谱特征参数存在差异。基于形态和光谱特征参数的k-means聚类分析将不同燕麦品种种子大致归为两大类群:自然老化前和自然老化后。此外,运用课题组此前开发的nCDA-CNN模型对种子老化和发芽率预测,发现多光谱图像的预测
摘要:研究荒漠草原地区不同放牧处理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以及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及动态变化,为该地区放牧制度制定及草原土壤侵蚀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荒漠草原地区4种不同放牧处理和1个对照组的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放牧对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及养分的影响,并对三者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随放牧强度增加,样地中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粘粒的下降比例在0.14%~0.8
摘要:为探究荔枝园间作‘崖州’硬皮豆(Macrotyloma uniflorum ‘Yazhou’)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荔枝园间作‘崖州’硬皮豆和荔枝园未间作两种模式的土壤样品,测定其理化性质,并进行了16S rRNA扩增子测序分析。在荔枝园间作‘崖州’皮豆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3.9%,23.9%,41.7%和60.4%,说明
摘要:探讨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对高寒草甸退化的响应,可为退化高寒草地系统生态恢复和碳汇功能提升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和光谱技术,研究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DOM含量及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未退化草甸土壤DOM含量及占比分别为486.72 mg·kg-1和0.14%,
摘要:为探究全株玉米(Zea mays L.)青贮过程中真菌群落组成对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测定分析全株青贮玉米青贮1 d,3 d,6 d,10 d,15 d,20 d,25 d,30 d和35 d的青贮品质和真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青贮35 d的可溶性糖、粗蛋白、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1 d分别降低了19.51%,6.50%,7.38%,12.56%,11.33%。青贮35 d
摘要:为探究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 L.)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采集自不同种源地的113份花苜蓿种质的19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为花苜蓿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苜蓿种质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77~2.09,0.05~1.43。19个表型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和显
摘要:为探究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生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本试验以耐盐品种‘中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Zhongmu No.3’)和敏盐品种‘公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Gongnong No.1’)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结果显示,外施不同浓度MT均可有效减轻盐胁迫给苜蓿幼苗带来的一系
摘要:为探究增温处理后沼泽湿地固碳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我们以青海湖小泊湖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对固碳微生物功能基因cbbM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青海湖沼泽湿地cbbM固碳微生物以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 为优势菌群。温度升高后,cbbM固碳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趋于降低(P>0.05),与土壤湿度及全碳全氮的变化趋势一致。发硫菌属(Th
摘要:为探究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根际土壤(Rhizosphere soil,RS)细菌群落特征,以民勤县青土湖红砂RS与非根际土壤(control CK)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RS细菌群落,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RS特性与根际细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红砂RS与CK优势菌组成相似,但部分优势菌的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与CK3相
摘要: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对于了解植物的生态学特征及对环境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锡林郭勒草原样带内优势种植物叶片进行采样和试验,测定了碳(C)、氮(N)、磷(P)含量,采用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叶片C元素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含量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N、P元素含量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g
摘要: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赖草(Leymus secalinus)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时间,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05,0.1,0.15,0.2 μmol·L-1)的BR,在 7,14,21 d后分别测定光合相关指标。结果表明,BR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赖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PSⅡ实际光量
摘要:为探究草地管理方式、土壤养分、气候条件、群落结构对不同功能群植物营养品质的相对影响,2020年夏在藏北羌塘地区的高寒草原与荒漠草原选取样地进行植物和土壤采样。结果表明:(1)高寒草原区牧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草原区,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荒漠草原区(P<0.05);放牧管理显著提高了高寒草原区牧草的粗蛋白含量(P<0.05);(2)高寒牧草的粗脂肪含量随生长季降雨增加而降低(P&
摘要:为研究极端干旱对牧草生长的影响,选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p)和雀麦(Bromus valdivianus,Bv)给予80%~85%植物有效水(Plant available water,PAW)和20%~25% PAW 2种水分处理,分析两种牧草生长及体内水分状况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表明:80%~85% PAW充足水分下,两种牧草生物量积累、水势(Water po
摘要:工厂化生产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草坪需要适合的光源,本试验以白光为对照处理,探究了工厂化培养模式中3种红蓝光比例、4种光照强度对高羊茅草坪株高、生物量、草坪密度、草坪盖度反映的成坪趋势和质量以及生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羊茅成坪趋势随着光强度的增加(400~1200 μmol·m-2·s-1)而增加;800,1200,1600 μmol·m-2·s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苏打盐碱地适宜栽培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少的问题,本研究选用11种较耐寒的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以采自松嫩平原的苏打盐碱土为基床,利用土壤培养法,测试苜蓿的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及根部生理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方法评价苜蓿种质苗期耐盐碱性。研究发现,高pH的苏打盐碱抑制苜蓿发芽和生长(P<0.05),平均发芽势降低53.83%、平均发芽率
摘要:降水作为内陆干旱地区植被重要的水分来源,在调节中间锦鸡儿(Caragana liouana)叶功能性状与生长发育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以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对年际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机制,旨在揭示其对荒漠区干旱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叶片种内变异程度大;PCA分析结果显示叶长、叶宽、叶鲜重,叶干重与叶面积是叶片功能性状的主要指
摘要:本试验以30份国内外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角度分析供试苜蓿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苜蓿合理选配亲本和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22和2023年供试苜蓿种质的株高、单株干重、单株茎干重、单株叶干重及茎叶比分别在54.69 cm~94.50 cm,21.02 g~43.55 g,11.04 g~26.07 g,7.61 g~18.65
摘要:建植人工草地是青藏高原地区治理草地退化的重要举措,为探明不同早熟禾属(Poa L.)人工草地土壤质量差异及其青藏高原地区土壤质量评估指标,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地区9个早熟禾属材料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19个土壤理化因子作为全数据集(TDS)进行描述性特征分析,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将指标分组以确定适宜的土壤质量因子,结合Norm值筛选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MDS),并计算了土壤质量(SQI)指数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质,本研究以‘同德’老芒麦(E-1)作为对照材料,以5个新疆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E-2,E-3,E-4,E-5,E-6)作为参试材料,对各材料的农艺性状、饲草营养品质以及饲草产量进行分析比较,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老芒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饲草营养品质以及
摘要:采集2000—2020年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植物群落数据和地表反照率数据,基于植物群落分类法对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PF)、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EN)、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KH)、小嵩草(Kobresia pygaea,KP)、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KT)等典型植物群落进行群落特征调
摘要:为解析调控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饲草产量的遗传机制,深入开展新麦草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育种,进而为提高和改良新麦草产量和育种工作奠定基础。基于新麦草F1代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两个亲本和307株回交子代群体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观测,利用origin 2021软件对表型值进行频度分析检验,随后采用MapQTL 6.0软件进
摘要:点格局分析常用来解释不同尺度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环境的关系及生态学过程,但当前对草甸草原坡位影响下的物种空间分布格局还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因此,本研究选取内蒙古科右前旗山地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点格局分析的g(r)函数统计方法和3种零模型,探究三个坡位群落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伴生种尖嘴薹草(Carex leiorhyncha)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
摘要:黄花刺茄(Solanum rostratum)作为危害性极强的外来入侵物种,明确影响其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以及潜在适生区对合理防治和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区域,基于R语言ENMeval数据包优化的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黄花刺茄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分布数据及9个环境因子,分析黄花刺茄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潜
摘要:为探究不同改良措施对呼伦贝尔盐碱化草甸草原的植被特征、群落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设置添加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生化黄腐酸(Biochemical fulvic acid,BFA)的改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地上生物量、禾本科牧草产量、豆科牧草产量和杂类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5.94,25.07,11.74,9.16 g·m-2;微生物菌肥未显著增加禾本科牧草产量,但显
摘要:草地土壤碳库贮存着丰富的有机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作为碳在土壤中的主要储存形式,对调节全球气候至关重要。放牧作为最广泛的草地利用方式影响着草地SOC含量,然而有关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研究全面检索了放牧对我国草地SOC含量影响的文献,利用Meta分析开展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放牧使我国草地SOC含量显著降低20.78%。在
摘要:调查方法是影响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结果直接且重要的因素,目前研究中缺乏重视。在内蒙古放牧荒漠草原利用不同调查方法探究4种放牧强度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巢式样方法中随调查面积的增加,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物种、属、科的数量和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类型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以上指标在高频次和低频次样方调查法间无显著差异。通过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与投入时间的平衡,对于不放牧和轻度放牧
摘要:草坪植丝可以增强草坪耐践踏强度,提高运动场草坪的利用效率,然而植丝对草坪土壤碳封存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试验草种,采用植丝株间距×行间距为1 cm×1 cm和2 cm×2 cm的植丝密度,植入18 cm深的聚乙烯人造草丝纤维,探究植丝对草坪草生长及坪床土壤碳封存的影响。结果表明
摘要:为了筛选出在高寒地区较优的混播方案,本文研究了在四种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黑麦(Triticale)+饲用豌豆(Pisum sativa)、燕麦(Avena sativa)+饲用豌豆(Pisum sativa)及单播对照处理组]的生产性能和叶片形态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单施磷肥饲草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为27.80 t·hm-2,8.60 t·hm-2;禾本科叶片周长比不施肥、单施氮肥、氮磷混
摘要:为探索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茎叶饲料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本试验将黄花菜茎叶与青贮玉米按质量比100∶0(T1),80∶20(T2),60∶40(T3),40∶60(T4),20∶80(T5),0∶100(T6)进行混合青贮,发酵70 d后,对各样品进行感官鉴定、品质评价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与黄花菜茎叶单贮相比,黄花菜茎叶与青贮玉米混合青贮有
摘要:为揭示减施氮肥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骑士T’为材料,设置N0(0 kg·hm-2),N1(37.5 kg·hm-2),N2(52.5 kg·hm-2)和N3(75 kg·hm-2)共4个施氮处理,研究了苜蓿光合特性、产量及生长特性对氮肥施用量的响应。结果表明:(1)N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摘要:研究同/异型乳酸菌添加剂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设置CK(对照)、T处理(1×106 cfu·g-1植物乳杆菌)、Y处理(1×106cfu·g-1布氏乳杆菌)和T+Y处理(5×105cfu·g-1植物乳杆菌和5×105cfu·g-1布氏乳杆菌)4个处理,在室温(25±5)℃下青贮发酵120 d后进行营养价值测定。结果表明:和CK相比较,T+Y处理的
摘要:以红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b)为原材料,花青素含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基于Box-Behnken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红象草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红象草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9%,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49∶1,在此条件下提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