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聚焦聚力用党的
徐涟(本次研讨会学术主持、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画 画文物——北京中轴线主题写生活动”是中国国家画院2023年重要的主题性创作活动,也是中国国家画院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助力中轴线申遗的创作活动。自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启动以来,主办方一共组织了100多位知名画家到故宫、永定门、钟鼓楼以及青龙潭等申遗点采风、写生,创作了近300件作品,这次从中选取了128件作品进行展出。一方
本报讯 2023年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开放仪式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标志着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表示,三大文化建筑对外开放既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首都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希望北京艺术中心用“文化粮仓”精酿文化盛宴,加大首演首秀首发力度,开展公益惠民活动,用心呈现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民族气质
本报讯 2023年12月14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成果汇报展于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厅开幕。展览系统回顾了项目的教学设计、课堂剪影、学员创作,并在项目负责人康俐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指导下,重点呈现了由30位学员结合培训所学、所思、所感共同策划的主题展“2123考古:一百年前美术馆的一百件事物”,以此作为对数字技术与美术馆、未来展览策划的更多可能
本报讯 2023年12月29至30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丽水市人民政府指导,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共青田县委和青田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青田县委宣传部、青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浙江青田安特文旅集团承办的“2023第二届中国青田博物馆群新乡村艺术生态建设研讨会”举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青田博物馆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范迪安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彩柳为青田新乡村
“科学家精神”主题性插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成果汇报展在鄂举办 2023年12月15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科学家精神”主题性插画创作人才培训》成果汇报展览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以绘画和插图书籍的形式,全面展示了“‘科学家精神’主题性插画创作人才培训”的学术成果。来自全国不同领域的30位艺术家,通过近500课时的集中培训以及4个月的课题创作,以我国不同领域科学
本报讯 1月3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指导,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尚意荆楚——湖北当代书法篆刻晋京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开幕式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先后致辞,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孟庆星介绍展览有关筹备情况。中国文联相关部室
本报讯 2023年12月26日,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上海美术大展”于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 两年一届的上海美术大展是上海地区影响最广、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美术展览,对上海美术事业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本届大展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解放75周年”等主题主线,对标“第十四届全国美术展览”各展区作品征集细则,面向上海地区
本报讯 2023年12月28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承办,扬州市美术家协会、苏州雕花楼美术馆、苏州高新区国画院协办的“承文脉 运河情”大运河写生作品展在北京市文联创展空间展厅举办。展览集合了130余幅油画、中国画作品,是三地美术家采风创作成果的集中呈现,他们用画笔记录了千年文脉的历史遗迹、运河沿岸的人文景观、江南园林的秀美风光,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
本报讯 2023年12月27日,由良渚博物院主办的“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跨年大展在杭州良渚博物院临展厅举办。 本次展览集聚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博物馆、马鞍山市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温州博物馆、福建省唐明修漆艺术研究院共11家文博单位收藏的近百件历代精品漆器。 展览的展品以良渚文化的漆器为开端,以漆
本报讯 2023年12月31日,“受艺术之托——张立辰书画频道跨年大展”开幕雅集活动在书画频道美术馆举行,展览汇聚了张立辰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创作的百余幅水墨写意精品,诠释了传统笔墨意境的现代性转化。 张立辰,1938年生于江苏沛县。1960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受教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等名师,专攻大写意花鸟画,擅兰竹兼山水及指头书画。1965年毕业后就职
本报讯 2023年12月31日,“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展。生于民间,走进田野,步履不停,“手艺人”潘鲁生的民间美术田野调研、当代艺术创作生涯已有40余年。他对深圳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与缘分,在展示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中,呈现潘鲁生这40年对祖国大地的民艺调研、艺术创作、民俗收藏、文献研究、双创成果等沉甸甸的成果,无疑有着更别样的意义。 作为
本报讯 1月2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河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学院·本色——王颖生绘画作品展”在郑州美术馆开展。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王颖生在中国画、壁画、艺术品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曾指导参与多个大型公益、公共艺术项目,作品被广泛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并多次在国内外重要艺术大赛中获得荣誉。此次展览涵盖了其
本报讯 2023年12月27日,在一曲悠扬的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演奏暖场后,由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承办的“畅神——范扬、梁时民、王辅民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都东盟美术馆开幕。开幕式上,三位参展画家向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赠送作品并被永久收藏。 展览展出300余件作品,分为“风神尽现”“大道充盈”“世相多姿”三个单元,呈现了艺术家的不同创作理念。范扬
展览地点:陕西国画院美术馆(西安市浐灞生态区金茂一路2168号)三号厅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28日—2024年2月24日 2023年12月28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办,陕西国画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勉县人民政府、西安浐灞生态区宣传文旅局承办,陕西玉华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西安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协办的“百年之约——纪念方济众诞辰百年陕西国画院院藏特展”在陕
2023年12月27日,由湖北省美术院主办的“承流会变——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研究展”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举办。 本次展览立足于湖北省美术院自1965年建院以来58年栉风沐雨、赓续前行的发展历程,聚焦湖北几代国画家们风格多元、守正创新的探索轨迹,共展出90余件美术作品。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李和清,展览学术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愿乞画家新意匠”是鲁迅1933年所写的七言绝句《赠画师》中的句子,所谓“新意匠”即新的创作方法。鲁迅的诗句虽短,却隐含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逻辑:以方法的创新推动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建构。稍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有了解的人,会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那就是:变革与维新不仅是国家、民族、社会迈向现代的重生之路,也是传统文艺获得现代属性的不二法门。因此,创新无可置疑地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中国美术的主流性格
张晓凌(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昙华林创作群体延绵不断地向前推进和发展,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湖北省美术院并不局限于地方特色,始终和国家整体的美术走向保持合拍。举办本次展览对于提振湖北省美术院的士气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前,艺术创作、艺术推广、艺术传播、艺术市场销售和博物馆收藏是一体的,每个环节缺一不可,我们要主动进入当代艺术的生态系统中。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的重要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创新美术馆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新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江苏省美术馆策划了八集典藏活化系列超时空人文微纪录片《循脉而行——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中的文脉之光》,并已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陆续推
将数字艺术作品与计算机的屏幕保护程序进行比较,是不是一种对数字艺术的鄙视?《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的艺术评论家杰里·萨尔茨(Jerry Saltz)使用了上面的字眼来形容人工智能艺术家雷菲克·阿纳多尔(Refik Anadol),由此引发了二人之间的一系列争论。这一争论直接指向了“艺术评论家的角色”这一古老的问题,而根源在于不断发展进步的AI技术所带来的视觉艺术的革命。
相信对战后艺术史稍有兴趣的朋友,对安迪·沃霍尔和约瑟夫·博伊斯这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充满了兴趣。他们的创作、生活、喜好,无不让艺术爱好者们津津乐道。 通过二人截然不同的艺术生涯不难猜到,他们未必是真正的朋友。“他本人有点像幽灵,他有灵性”,博伊斯这样评价沃霍尔。而沃霍尔对博伊斯的评价,完全反映在他为博伊斯绘制的数十幅肖像之中。也许可以称呼沃霍尔为“艺术界的教皇”,而博伊斯的形象,则是一位无畏的革
馆藏素描与版画展:英国视野 (1700—1900)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23-12-07至2024-03-05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了名为“馆藏素描与版画展:英国的视野(1700—1900)”的展览,展出了英国艺术家在18世纪至20世纪的素描与版画作品,重点关注了水彩画的发展和普及。展品包括了风景题材的水彩画,展出的作品时间范围包括英国画家保罗和托马斯·桑比兄弟、弗朗西斯·唐恩、托马
迈克尔·卡根 《该出发了》 迈克尔·卡根以他的大幅油画闻名,其中包括戴头盔的宇航员、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和推动他们的巨大引擎。卡根使用有限的颜色——蓝色、黑色、白色和红色,用短而有力的笔触渲染每块画布。从远处看,他的作品让人联想到像素化的照片或胶片。近距离观看时,画面则变成抽象。卡根的大多数画作都展现了单个人物的特写视图,但他也创作了更复杂的场景,比如阿波罗15号登月任务和火箭起飞的瞬间等。对太空
“古典人物画”即“文人画”,也称为“小品画”。当然,和古代“文人画”不能同日而语。首先,当今的画家很难达到古代文人的文化高度,同时,今天的画家很多是通过专业科班学习而成的,这就和古代“文人画”作者有了很大的区别。曾经有几年流行“新文人画”,我觉得很奇怪,其实叫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应该和古代“文人画”套在一起。因为古代“文人画”是有属性的:文人和业余画家,今天的画家这两项都不是,和古人比只是个新人而已
对于罗乐的油画,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品中碎片化的图像。区别于以往我们看到的图像叙事,在她的作品中,图像作为一种关系的载体,承载她对历史、现实世界、文化等问题的看法。在美国图像学家 W.J.T.米歇尔看来,图像本身带有文本性,我们设定的每一个图像,甚至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历史文化积淀的细胞,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相关纠缠。米歇尔把21世纪艺术、文化的命题设定为形象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生活被由图
相由心生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中国画以虚实相生的哲理思辨变“自然丘壑”为“胸中丘壑”,从而贯山川之形神。同时说明了,艺术不是单纯地描绘客观情景,亦不是单纯地表现主观情思,而是面对自然景观,激荡情思,“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终化“胸中丘壑”为“画上丘壑”。 写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实践,它能够加强对实景的表达,使画家能
明代书坛帖学大盛,科举选才,皆用楷书答卷,务求规范工整,如同雕版印刷一样,由此形成明代的台阁书体,简称“台阁体”。虽然“台阁体”楷书对书家的创新思维有束缚作用,但明朝依然涌现出宋克、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楷书大家,皆名噪一时。 宋克(1327—1387),字仲温,号南宫生。擅长真、草,师法钟繇、王羲之,小楷代表作有《七姬志》,其小楷能上窥晋唐,书风古雅,启明朝小楷之先河。 祝允明(1461—1
【编者按】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史学和新法家代表人物。为纪念这位为中国的现代转型作出贡献的巨匠,“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日前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帷。本期副刊节选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呈现这位“百科全书”式人物的思想历程。 在波诡云谲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打开国门放眼世界,博采先进国家之所长,是那一时代
这是梁启超写给龙济光的一封手札,结合此文内容,当断为1916年1月8日所书,此时梁启超客居上海,向各地发出讨伐袁世凯的号召,而龙济光作为统领广东的军阀,却极忠于袁世凯。梁启超写此信时正是袁世凯宣布复辟不到一个月,而此信的内容也正是梁启超规劝龙济光反对袁世凯。 梁启超是在写此信的一年前,即1915年才在广州结识龙济光的,因为梁启超的声望,想必龙济光对梁启超也是恭恭敬敬。但是客气归客气,若用一封信来
赵之谦(1829—1884),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初字益甫,后改字撝叔,号冷君、悲庵、无闷,斋号二金蝶堂等。他诗书画印兼修,颇具特色,沙孟海称其是一位杰出的有多方面修养的艺术家。但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清季艺术大家,却有着悲惨的人生经历。 赵之谦一生命途多舛,大不幸有三。一是赵之谦先祖乃宋朝宗室后裔,世代经商,家境殷实,到赵之谦这一代,因父赵守礼常年病卧在床,家道中落。二是赵之谦早年父母双亡,
《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 作者:【美】琳达·诺克林 译者:李建群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如今的新闻动态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男女享受权益的不平等,并为此作出行动。但女性若想追求和男性真正的平等,则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中的困难与阻碍大多来自于某种社会环境中的偏见。这可见与不可见的力量拉扯在一起,将女性主义话题不断推入公众视线范围内。 针对这一话题在艺术领域的探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