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钠,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昔者苏子瞻观王维画后掩卷喟叹:“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或许从未想到,他在绘画上的才情兴味会在下一个时代遇到知己,被同样精通诗画的苏轼乃至整个苏门学士、汴都风雅奉为上宾。在苏子瞻高歌“诗中画、画中诗”之诗画结合论后,黄庭坚和曰:“淡墨写出无声诗。”于此,士人绘画的辉煌图卷
摘 要: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意”有着多层次的含义,它不仅代表艺术家的意识活动和艺术家创作时的立意,还是超越了单纯的技艺或写实的描绘而达成的意境的呈现。张彦远强调,绘画的真正精髓在于捕捉对象的神韵和本质,而不仅仅是其外在形式,是实现“全神气”。通过对《历代名画记》的文本解读,结合艺术创作的过程,尝试理解张彦远画中“意”的不同含义。 关键词: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哲学;美学;绘画理论 一、“意”
摘 要:道家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派别之一,强调以自然、素朴、无为的观点对待美和艺术。中国山水画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个人主观意志与现实的碰撞。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得纷乱复杂,更需要回归到山水画的自然本质中。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山水画的作品面貌、当代山水画的创新理路三方面阐释道家美学思想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并探析当代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式与境界传达。 关
摘 要:以《溪山行旅图》为例,探讨由春秋战国至宋代,山水画创作构图、技法和观念的演变,通过分析揭示从自然描绘到情感与宇宙观表达的转变,帮助人们理解宋代山水画艺术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关键词:《溪山行旅图》;山水画;创作演变 一、从《溪山行旅图》看构图和技法的演变 (一)范宽简介 范宽,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出生于五代末。范宽并非其原名,因为性情宽厚豁达,时人称之为“宽”,遂以范宽自
摘 要:写意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写意山水画的创作并非简单的技法展示,而是包含对文化、哲学和艺术审美的深刻理解。对写意山水画形式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写意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写意山水画;中国画;传统文化;哲学思想
摘 要:艺术作品是由形式与内容组成的有机整体,而题材是构成作品内容的主要因素之一,划定了作品的取材范围。田园题材是山水画的一个题材分支,唐代王维的《辋川图》是田园题材绘画的先驱。田园题材能被山水画家诉诸笔端,离不开农业的发达、山水画的独立、隐逸思想的盛行、田园诗的发展以及以诗入画思想的提倡等原因。田园题材山水画呈现的场景主要包含田园村居、农耕劳作、渔樵归隐、畜牧家禽,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描绘,传达归隐
摘 要:油画进入中国后经历几百年的发展过程,至20世纪后,中国油画发展产生了新的面貌。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其对油画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油画创作需要展现新的风貌。当代油画家在此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擅长的手法,研究社会生活,创作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使新时代的油画作品颇具特色,并有深刻含义。 关键词:油画;当代发展;画家;创作;精神 一、中国当代油画的概念界定 中国当代油画是以西方油画为基础,在中
摘 要:油画从国外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然而,中国油画在国际艺术界影响颇深,尤其是最近几年,更是实现了西方油画创作媒介向中国式媒介的转换,并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立足于当代艺术生态,从当下传统油画创作的影响与面临的挑战出发,探索优化创作的主观意识、自我意识以及创作本心,希望油画创作能够在当前的艺术生态中实现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油画;艺术生态;个性化语言;自我意识 油画创作是一种
摘 要:诗意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将其融入油画创作,是将西方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可形成富有中国韵味的绘画表现形式,为油画带来独特的视觉面貌,也能丰富作品内涵。诗意就像一座桥梁,可以把艺术家的思想和观众的感受连接起来,极大提升油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诗意;油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创作 诗意融入油画创作,不仅能营造一种独特的意境,还能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审美体验。诗意在油画中
摘 要:探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当材料被赋予主体地位、作为核心绘画语言时,其独特的物质性特征、精神性表达以及二者之间微妙的关系。通过文献梳理、案例分析等方法,解析材料的物质性特征,探讨材料语言的精神性表现,强调其触及情感、观念、文化价值等非物质领域的深刻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内在到外在的物化呈现。在当今多元、开放的艺术创作语境中,材料语言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其转化关系的
摘 要:概述简约在绘画中的含义及油画中几何形式语言的发展过程,探讨油画作品中几何形式语言简约之美的表现形式,包括高度概括简化细节、增强平面化与装饰性,分析几何形式语言的艺术魅力,涉及对事物的简化重构过程,总结油画作品中几何形式语言简约之美的丰富内涵,强调其在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及未来的探索价值。 关键词:几何形式;绘画语言;油画 一、油画中的几何形式语言与简约之美 油画自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以来,
摘 要:光和影是生活中重要的存在,二者相互依存,是视觉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油画创作中,光影是呈现画面层次感、立体感和情感氛围的重要元素。艺术家通过光影运用构建艺术效果不仅需要深厚的绘画基础,而且要对光线和阴影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随着时代的发展,油画中的光影运用技巧不断演变,阐释着不同的艺术风格,也展现着不同的艺术情感。对油画中光影运用技巧的演变及其艺术效果进行分析,能够为光影展现效果的
摘 要:探讨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与影响,并结合创作实践开展油画创作中综合材料的设计与探索。艺术家通过综合运用材料能更灵活地表达个人情感与创作理念,使油画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时代特征,深化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同时也为油画艺术的多元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关键词:油画;综合材料;创新性探索 近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中国油画实现了时代变革,将综合材料应用到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段让中
摘 要:海上画派和后印象派作为近代中西方具有重要影响的流派,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对近代中国的海上画派和西方的后印象派两个画派进行对比研究,着重从画派背景、艺术语言两个角度切入,并结合案例,探寻二者的共性,更好地剖析艺术发展的本质。 关键词:海上画派;花鸟画;后印象派;静物画;中西对比 一、画派产生背景 (一)海上画派 海上画派简称海派,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
摘 要:通过对波洛克与张大千作品的深入分析,探讨两位艺术家艺术特点的异同,尤其是技法、材料、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结合中西方艺术发展历程,溯源二者创作背后的文化根基,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阐述其表现手法与精神内涵的不同。通过这种比较,旨在为进一步探讨传统水墨画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新的视角,揭示中西方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波洛克;中国艺术;西方艺术;张大千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摘 要:锦鸡是中国传统禽类,在花鸟画中作为比较常见的题材被人们描绘。锦鸡不光因为其独特的造型被人们熟知,更因内在的品性、寓意被人喜爱。结合宋代工笔画中表现锦鸡的作品,探索锦鸡画的历史渊源及象征意义,并阐述宋代锦鸡画对明清及现代锦鸡画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锦鸡;花鸟画;造型特征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广西少数民族美术田野调查》课程思政研究”(师
摘 要:中国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种类,它拥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中国画的造型语言是一种特别的艺术表达形式,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物体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种造型语言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艺术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画中,造型艺术与书法、诗词、篆刻等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画造型语言所展现出的美感主
摘 要:中国画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构图,构图是所有中国画研究者都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经营位置”作为谢赫“六法”中的第五法,是指绘画的构图。深入探讨中国画中的“经营位置”艺术,通过对“经营位置”的历史溯源、理论基础、表现手法以及应用领域多方面分析,揭示其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中国画;经营位置;构图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其独特而富有韵味的艺术语言表达,不
摘 要: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受到了世人广泛的关注。白描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历朝历代的优秀画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白描人物画创作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精湛,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梳理白描人物画代表画家的风格与作品,探讨线的品评标准、法则规范以及白描用线与书法的关系,深入认识到线描的艺术价值,为我们进一步学习与创作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中国绘画;人物画;艺术魅力 线条是中国画家的重要表
摘 要:海派,全称上海画派,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一个中国画流派。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上海画派其水墨大写意形式生成的根本原因,从这类创作形式的时间成本和价格优势方面进行探讨,同时揭示在市场的导向下该种艺术形式的突破性和诸多负面问题。 关键词:水墨大写意;艺术市场;经济;海派 中国传统绘画以特殊的工具形成其特有的语言形式,结合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的美学观,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写实性风格,这种强调感觉体
摘 要:探讨乡村振兴与当代山水画创作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如何相辅相成以推动中国文化繁荣。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致力于经济发展,还注重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资源,当下更是成为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核心主题之一。艺术家们往往通过作品展现乡村文化魅力,体现乡村振兴的生态、社会和文化变革。同时,在山水画领域,现代元素的融入和主题手法的创新,也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乡村振兴与山水画的交融是一种双赢合作。乡村为艺术家提
摘 要:以泉州市井题材绘画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景观、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等维度对其绘画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画面形式特征,在市井主题风格中探讨图像文本里暗含的地域文化及思想内涵。该题材绘画通过其特有的创作视角与艺术语言,丰富了泉州地区风土人情与非遗文化在绘画创作中的表达与应用。 关键词:市井文化;绘画;民俗;非遗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泉州华光职业学院2024年(上)校级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泉州市井文化视
摘 要:中国文人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追求,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自信使得文人画越来越受关注,其对当代中国画家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中国当代水彩画家在吸收水彩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文人画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表达,其作品近年来在国际崭露头角,尤其是以其中独特的中西内在融合的意味广受瞩目。从文人画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创作特点、发
摘 要:位于中国山东曲阜尼山圣境景区的大学堂内的壁画《儒家礼乐图》,以其独特且深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生动展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以及中华传统礼乐文化的承袭。通过对壁画中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元素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画家结合孔子儒家思想并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凸显出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还赋予了作品鲜明的时代特色。此外,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服饰道具以及背景装饰等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与刻画
摘 要:吴昌硕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核心聚焦于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藤萝及葡萄等自然元素,其创作灵感源自对徐渭、朱耷等先辈大师的借鉴,并深受赵之谦、任伯年等同时代艺术家的影响。他敢于用色,使得画面色彩鲜艳而不失雅致,展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古朴美感。在这些画作中,题款不仅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广泛,形式亦灵活多变,或置于画面两侧,或悬于两端,巧妙地融入整体构图。题款的书法字体与画面和谐统一,印章的使用也极为
摘 要:常玉,作为早期赴海外深造的艺术家之一,是中国写意性油画领域的先驱人物。常玉在艺术道路不受拘束,为艺术而艺术,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自由简练的用笔和概括夸张的造型描绘物象的外观,传达自身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诉求,其绘画在近现代绘画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相关思想根源与绘画作品来剖析常玉的绘画艺术创作理念,并以此来探讨常玉油画的写意性。 关键词:常玉;绘画;油画;写意性;中西融合
摘 要:张伟时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写实油画家之一,其作品中流露出对东北渔猎文化的热爱。以张伟时冬捕题材入手,探讨张伟时的油画造型与表现,尝试结合艺术家的表现方式和从艺经历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其作品中看似拙朴的人物造型,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特定环境下的众生状态。 关键词:张伟时;地域文化;油画语言 张伟时1964年出生于吉林长春,成长于东北黑土地,这片广袤而富有特色的地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摘 要: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是19世纪中期法国学院派的代表人物,在印象派兴起的年代,布格罗坚守着欧洲古典主义的艺术传统,其人物画作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与规范性,因而被批评为法国官方僵化艺术的代表人物。然而,布格罗对艺术界的贡献和影响不容忽视,他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 关键词:布格罗;造型传统;间接画法 一、布格罗的作品探析 布格罗
摘 要:亨利·马蒂斯是西方绘画野兽派的领军人物,他推翻了“模仿自然”以及“画家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的传统美学观念。对野兽派与马蒂斯的艺术思想进行阐释,着重分析了马蒂斯艺术创作的形式语言和美学特征,总结出其具有的形式美、色彩美和构图美三个特征。在对马蒂斯的诸多画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得出了一个阶段性的结论:在他的画作中,其形式语言和其自在的心灵世界是和谐统一的。以此为基础探讨其对野兽派和西方现代
摘 要: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是德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因其所处的时代特性造就的艺术形式的差异化享誉世界。里希特的艺术旅程既是对个人风格的追寻,又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既延续传统造型美学,又融入当代文化的多元视角,展现独具匠心的创新与突破;既为当代艺术界树立了新的标杆,又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格哈德·里希特;照片写实;抽象表现 自影像技术诞生
摘 要:明清时期的画家通过家学式、拜师学艺等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现代职业美术教育中的学徒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分析传统美术教育中的师徒传承模式,探讨其对现代职业美术教育中学徒制的启示,并通过结合传统艺术技法与现代学徒制,提出创新发展路径,旨在为现代职业美术教育提供实践指导,推动中国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传统美术教育;师徒传承;现代学徒制;文化传承;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
摘 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作为培育高水平技术与技能人才的核心基地,其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实现有效融合。基于此,探讨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使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精心设计与实施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旨在确保能持续地向社会输送一批既具备创新思维又拥有扎实实践
摘 要:美术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具有重大意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水平。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此外,美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抒发内心情绪。在实践策略方面,应加强美术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注重培养专业的美术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艺术素养;开展多样化
摘 要:以油画教学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实现师范类美术学专业油画课程的高效化教学,创建油画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平面化教学为例,提出师范类美术学专业油画课程高效化教学的实践方案,以激发相关教育者对当代油画教学前进路线的思考。 关键词:师范类;美术学专业;油画教学;高效课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师范认证导向下美术学专业‘高效课堂
摘 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如何将教育和科技融合,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探究“写意画基础”课程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教学痛点和基础的学情分析,结合课程培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探索线上“四库”筑基、线下“三体二练”提高的双线融合的教学模式,期望解决一直困扰写意画教学的“基础差,目标高”“课时少,功夫难”“认识浅,内涵深”的相关问题
摘 要:随着现代化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备受关注。如今,部分高校美术教育局限于理论授课,缺乏实践教育,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基于此,针对核心素养理念下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整理总结五种改进策略:搭建教学资源数据库,改进教育观念,重视创新教育,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期望促进高校合理统筹美术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美术教育工
摘 要:民间美术历经数千年文化历史积淀,得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转遗存,为中国画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和活力。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民间美术、中国画的交互影响进行探索,充分厘清二者的联系,探寻民间美术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旨在充分将民间美术的智慧融入中国画创作中,促进中国画创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中国画;美术形态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速食文化”和“快文化”现象日益显著,并
摘 要:以版画艺术为研究对象,探讨绘画中的朴素美学价值,即“拙”的特质。“拙”与“美”代表了绘画艺术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倾向。“拙”体现为作品的朴素、粗糙与自然,强调质朴和真实性,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审美体验。通过分析版画的绘画形式和不同画家的作品,深入探讨“拙”在绘画艺术中的表现手法、技巧以及审美理念,阐述版画如何展现其独特的朴素美感。这种拙朴之美蕴含着艺术家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为观者提
摘 要:简经纶甲骨文篆刻创作是篆刻艺术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类型。简经纶作为甲骨文入印的领先人物,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甲骨文为篆刻入印文字,虽然已经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但是与其他入印文字相比,时间还很短,它无法像古玺、汉印那样留有大量的传世品供人观摩、借鉴。因此,甲骨文印坛需要更多的后继者去探索,去耕耘,迫切需要更多人去关心和支持。以简经纶甲骨文篆刻创作风格为主要研究内容,讨论简经纶甲骨文入印的理念,深入
摘 要:在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字从象形走向抽象的过程中,其呈现的拙朴美尤为特殊,因此就拙朴这一审美观下的书法形态和意义展开论述。由拙朴的外在艺术形态延伸到其内在笔墨的审美意义,从书作的一体多面探究其审美背后的实质,意在触及这一传统艺术从哲学思想到审美的本质和外延,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索拙朴书学思想及其在书法创作实践中的方向。 关键词:拙朴审美观;书法艺术;审美延伸;笔墨形态 在漫长的书法艺术发展过程
摘 要:在技术与理念的交融中,现代书法创作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对传统技法的重新审视,现代书法家不仅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更通过创新手段,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融入作品中。书法的形式与内容在现代语境下不断演变,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和艺术理念的多元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书法创作中的观念转变与技巧应用,让书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并在当代艺术中保持独特性与活力。 关键词:现代书法;书法创
摘 要:《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极度悲愤、情绪激动的心境下创作而成,承载着颜真卿至深至纯之情。全篇抚今追昔,纵笔豪放,不计工拙,遂成书法史上的千古名篇。深入剖析《祭侄文稿》中随情感波动产生的特殊外化表现,旨在促进当下书法学习和创作实践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颜真卿;《祭侄文稿》;情绪;外化表现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图1)。此文追述了安史之乱时,身为平原太守的颜真卿与其堂兄常
摘 要:陈鸿寿作为“西泠八家”之一,身处于浙派篆刻由兴起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篆刻取法秦汉玺印,旁涉丁敬、黄易、奚冈等人,将“尚意”美学思想与篆刻实践高度结合,所以其篆刻创作不落入技法层面僵化的窠臼,在创作的字法处理、刀法运用、章法安排上都有个人艺术面目,作品风格自然率意、天趣横生、平中见奇。他的作品中,“奇巧”与“稚拙”相互交融,形成极具个性的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陈鸿寿;篆刻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急就章以奇险不羁、恣肆霸悍等多元化风格和写意式审美趣味独树一帜,成为我国玺印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且为我国印章艺术史增添了奇异的审美类别,其极大的包容性与自由的势态,影响了明清流派及现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以吴昌硕、齐白石为例,分析他们对急就章的取法,从而体会急就章风格的多样化特征及取法的重点。例如,吴昌硕吸取了急就章雄强的气势,齐白石吸取了急就章雄劲猛力的刀法。因此,
摘 要:以黄士陵篆书为中心,探讨其在晚清碑学复兴中的书法成就。经过家学传承与碑学熏陶,黄士陵的篆书风格融汇了碑学的雄浑力量与古拙韵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通过分析《报任安书》《篆书八言联》《吕子呻吟语》等作品,揭示黄士陵在用笔、章法布局中的创新与传承,阐述他在书法创作中对碑学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创造性转化,总结他在晚清书坛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黄士陵;碑学;篆书;晚清书法;书法风格 一、时代背
作者简介: 黄雅斯,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
作者简介: 詹蔓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 彭树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
作者简介: 李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 牛轩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
作者简介: 张喜娟,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陶美辰,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陈俐亲,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胡婷,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作者简介: 王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油画创作和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董霖霏,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作者简介: 唐亚亭,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米晓,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王丁坤,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王俊杰,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画。
作者简介: 薛晓如,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论。 孙映琦,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朱新格,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论。 张晓颖,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论。
作者简介: 钮妍,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设计。 张维柱,硕士,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插画设计。
作者简介: 周少云,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作者简介: 李霄楠,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动画。
作者简介: 芦嘉仪,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作者简介: 孙剑,长沙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书法篆刻。
陈钠作品
刘强画廊 ——刘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