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迭,逐梦前行。 当岁月的年轮转动至公元2024年的时候,伟大的“中国梦”提出已十二载。十二年古称一轮,但我们中华民族的前行轨迹永远不是一个圆圈,而是一条不断向前的道路。十二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迈着雄健的步履、怀着矢志不渝的初心,筑梦、逐梦,日益接近圆梦。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 2024年是《党史文苑》杂志创刊42周年,新年第一期为总第5
习近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作了许多关于文化建设、文明交流互鉴、“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重要论述。习近平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凝聚和引领民族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人类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华一万年的文化底蕴。2023年10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往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不同,这次加入了“文化”二字,涵盖面更广泛更科学。会议给我们吹来的最强劲的东风就是送来了“习
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指引伟大的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征程上,我们要深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开放46周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2024年的经济工作做出系统部署,会议指出尽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重申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同时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1964年4月20日,北京鼓楼东大街北锣鼓巷55号礼堂,两千多人怀着悲痛的心情为他举行了公祭仪式。时任国防部副部长许光达大将为他主持仪式,贺龙元帅、张宗逊上将、廖汉生中将等出席。他生前工作的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为他送上了一副挽联“一心为革命光辉普照,浩气传千古普照西陲”,高度评价了逝者的一生。在场人员纷纷悲痛地说道“我们的政委离开了我们”。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民航局局长、开国中将朱辉照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收藏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简称《对外宣言》)为国家一级文物,是“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宣言为毛边纸质,竖排油印版,纵17.6cm,横19.4cm,呈黄褐色;自右向左分别印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對外宣言”标题、正文内容、“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落款和“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於江西”时间等字样。该宣言是1954年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文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纵观邓小平同志伟大的一生,在他70多年革命生涯中经历的“三落三起”,极富传奇色彩。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写道: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