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兄讳毅,字孟容,以字行。吾马氏世居永嘉,自先高祖解元公以降,累以文艺者。先兄生而颖悟,六岁,先大父兰笙公及家严课以经史古文辞,旁及书画金石,颇能领会。年十二三经卒读,并能背诵,出应县试,获前列;学使试时,因病弗克往;翌年,科举废,考入温州府中学堂肄业。总理陈墨农、校长刘次饶两师极器之,以宣统元年(1909)卒业,嗣考入浙江高等学堂理科肄业。校长吴雷川、孙智敏,教员陈佩忍、张冷僧、汤尔和、邵裴子、
马公愚题西泠印社六十周年 劖石成艺宗,首自王会稽。花乳遂继金,法域乃双跻。煌煌六百载,巨手开天倪。何程久不作,绝业归浙西。派衍日以滋,艺苑失导齐。递嬗前甲辰,社事欣初缔。丁王肇其先,雅志追陈奚。宏扬与绍述,承启瞻长蹄。冥心惬孤往,绝续谋干鼙。遂令声教敷,瀛海来航梯。艰辛历周甲,大地晖虹霓。长风化沉阴,丛菊明霜畦。湖山绚夕照,盛会东南题。何以策高足,遒轸劳重徯。导镳随吾党,踵步观来兮。奇花发康庄,
文化是社会的总和。把文化建设摆在什么位置,是重视还是忽略,是真心实干还是虚拟应景,是促进还是阻挠,是衡量一个社会的建设层次、战略品位,与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国家是如此,城市是如此,家庭也是如此;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更是如此。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历经曲折,我们终于重新认识到并肯定知识分子是社会精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重新认识家庭是社会建设的重要
马公愚先生是现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因为平日主要从事书法创作,所以不少人对他在篆刻方面的成就不了解或了解不多。这同推崇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一般只注重他的隶楷行,很少把目光投注到他篆书艺术成就的情况近似。 近几年来,为了纠正“十年书法热潮”中书法篆刻普遍存在的浅薄粗浮和狂怪躁动的流弊,人们开始较多地注意对老一辈书法家艺术成就的研究,以作借鉴。在这一背景下,马公愚的书法篆刻艺术引起较多同行的关注,不仅在
一谈到马公愚,在我的脑海里马上接连闪出三件事。 第一是他出身之可羡。他是浙江永嘉人。在中国的旧学中,永嘉学派是很有影响的。文人每游于艺苑,故在书画方面也很了不起。马氏曾经刻过一方印“书画传家二百年”,口气虽大,却是实情。且不论祖辈的荣光,即马氏的兄弟也颇有人物在。其兄孟容为沪上名画家,与之一时竞爽。1929年,马公愚曾与其兄在沪合办中国艺术专科学校。公愚行二。其三弟马辅,字味仲,号薇庼,1946
1982年秋天,我的舅家侄子马亦钊寄给我一册《温州一中八十周年校庆专辑》。纪念刊上有许多年臻耄耋的前辈师友的贺词和照片,还有诸多才人学者的遗容或生平事迹;其中使我感到分外亲切而又悲从中来的,是我的两位舅父——马孟容、马公愚。 富有传奇色彩的家史 孟容、公愚两位舅父是永嘉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百里坊人。1925年夏天,父亲因病到温州疗养,我们住在沧河巷,离外婆家步行约十分钟。大舅马孟容那时还未去
1892年 壬辰 马孟容诞辰 农历三月十八(公历4月25日)申时,马孟容生。 1893年 癸巳 马孟容1岁 马公愚诞辰 农历十一月二十九(公历1894年1月5日)亥时,马公愚生。 父祝眉公手书《马二房全家人数年龄》,按农历记载家人年龄,为使表述合乎习俗,故将马公愚年龄确定为1893年诞辰。 1905年 乙巳 马孟容13岁 马公愚12岁 科举废除,马氏昆仲考入温州中学堂就读。 孙诒让对
马氏昆仲影存
听松阁题画诗 马孟容 菊花络纬 小院西风夕照低,霜天冷艳恰开齐。 江南此日机声少,辜负秋虫聒聒啼。 海棠 小园三月春光好,浅白深红着海棠。 曾向昌州分艳种,争夸雨后有余香。 萍花鲤鱼 池塘水暖多游鲤,戏荇潜萍乐自如。 点笔为传濠上趣,鱼应知我我知鱼。 笋 山林十日雨兼风,锦箨排云欲化龙。 试取几枝入画里,何如千亩在胸中。 菊花鸟 飒飒西风应候吹,园林秋意鸟先知。 看来
绘画占美术之大部分,为一国民族特性表现之结晶。盖人类美术之思想,与人生以俱来。未有文字,先有图画,象形文字即为图画之滥觞。厥后以文字简单,不足厌美感之欲望,遂离文字而独立。民智日瀹,画亦渐备,考中西绘画发达之程序,莫不皆然。试观埃及之石刻,与吾国秦汉时之石刻相较,笔画形态,无不相似,俨然同一源流。迨后民族文化日进,渐趋殊途,各因境界习尚之不同,而中西绘画亦因之而异趣焉。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研究美术者
在四十年前,汉魏壁画还没有大量出土,敦煌北魏隋唐的佛教壁画还没有被很多人熟悉,顾恺之《女史箴图》尽管只是个摹本,却作为文人士大夫绘画的一个“天才杰作”被传诵着。 1949年以后,特别是“文革”以后,国家对文物考古工作十分重视,国内成立了专门的敦煌艺术研究机构,全国各地考古发掘工作遍地开花,使久埋地下的大量辉煌的战国、秦、汉、魏、晋、隋、唐绘画重见天日,使人们理解到中国绘画之博大深厚、源远流长的事
【摘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保护瓶颈与困境的原因之一,在于单一项目难以形成综合性保护模式,即建立内容全面且各领域有机联结的保护体系,而西泠印社针对“中国篆刻艺术”进行的“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保护体系,可为此提供借鉴。
牧童 牧童,可以说是田园舞台上的主角,几乎成了隐居文人、失意官宦理想中自由的代表,孩子吹出的笛声成了文人飞往自然怀抱的翅膀。尽管这与真实生活拉开了一定的距离——牧童在当时多为穷苦人家的孩子,为了营生、补贴家用,才去替有钱人家放牛。 牧童们有“山果怀中落”的悠闲,又有“前溪风雨恶”的仓皇,出门时横卧牛背,短笛声声,放牧归来也难免疲惫不堪。但这种现实并不妨碍古代文人对桃花源的缤纷想象。在诗人、画家
己亥末、庚子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扛鼎逆行,勇战疫情。 抗击疫情,西泠与大家同行!自2月1日起,西泠印社联合湖北书法报社、东湖印社,在西泠印社官方微信推出“抗击疫情”专栏,向广大社员征集并选登以“众志成城战疫情”为主题的诗、书、画、印作品,得到了广大社员的积极响应。截至2月21日,共收到202位社员提交的377幅(件)作品;在“西泠印社”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