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廉政教育的历史名人故居活化传承研究研究以柯瑾故居为例,探讨了如何将廉政教育与名人故居的文化遗产相结合,创建廉政文化教育路径。该研究强调了保持建筑原始历史面貌、推广地域文化、融合廉政教育现代价值以及保护展览结构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地方独特的廉政文化要素,采用空间叙事学和体验式展示理念,利用模块化展览技术和艺术化设计,提出了名人故居纪念馆的新型活化传承模式,旨在传承和弘扬历史名人的廉政思想
摘 要:中国古代熏香风俗由来已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演化出众多不同造型、不同使用方式的熏香用具。长柄香炉是中国古代熏香用具中,出现历史较早,使用较广泛,制作较精美,延续时间较长的一类。文章通过对实物与图像资料的对比,分析了长柄香炉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样貌以及可能的联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早期中国长柄香炉设计的本土设计创意来源。 关键词:早期中国;长柄香炉;造型来源;设计创意 中国古代熏香风
摘 要:城市遗产不仅是宝贵的历史记忆,更是当下存量城市空间更新与发展的优质资源。大运河(苏州段)沿线分布着大量有特色和价值的城市遗产,本文以大运河(苏州段)十二处试点历史保护建筑为例,对沿岸的城市遗产及其历史文脉、空间形态、所在环境进行系统研究,从整体架构及具体风貌控制两个层级探寻保护与更新设计的途径,丰富运河学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城市遗产;历史建筑;城市更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度
摘 要: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美学意蕴复杂且独特。城隍信仰作为古代民俗信仰之一,其建筑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城池的历史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当中不断形成了广泛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美学内涵。本文将从建筑的空间布局、装饰、文化等方面对浙江城隍庙建筑的美学意蕴进行阐述,城隍庙所蕴涵的审美形态有古典建筑的形式美、传统装饰的艺术美、城隍信仰的文化美、循序渐进的意境美等。 关键词:浙江城隍庙;建筑美学;美
摘 要:数字时代赋予了博物馆产业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博物馆的品牌塑造成为展示其独特文化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传播传统文化、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而现下的博物馆品牌设计过于传统,需要从视觉层面建立大众和博物馆之间更深层的文化交流,创造出满足时代需求的数字身份,从而提升对博物馆品牌价值的认同。本文通过分析博物馆品牌数字化发展相关理论,对博物馆品牌
摘 要:约瑟夫·穆勒-布罗克曼概括总结的网格系统性原则是现代平面设计领域的基础理论。体系化的网格系统旨在同时把握图形、文字与排版的有序进行,对多媒介的“信息共享”环境下厘清信息层级和建构页面秩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正处于“信息过剩”时代,平面设计市场普遍存在风格千篇一律、设计浮于表面等问题,缺乏对于理性和逻辑的思考。文章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布罗克曼的设计风格,并通过分析战后布罗克曼的典型设计案例,
摘 要:探索五感设计理念在疗愈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发展。以五感设计理念为基本理论依据,通过分析疗愈产品的发展现状,针对用户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需求,结合系统设计的思想构建五感设计流程,归纳出以联觉、多觉叠加、情感记忆为主要方法的疗愈产品设计策略。基于五感设计理念的疗愈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深层次的体验感受,通过多种感官的联动实现更加高效的治愈功能,同时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五感设计
摘 要:移动应用用户的可持续行为对促进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移动应用构建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助推机制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在众多此类移动应用中,鲜有能够让用户长期乐于使用的。文章以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移动应用支付宝为案例,研究其促进用户可持续性行为和增强用户粘性的方式,以及用户粘性对增强用户可持续性行为保持的作用与影响。文章通过对支付宝用户的调研发现,支付宝的情感设计策略对增强用户的使用体
摘 要:陶模作为一种民间风俗艺术形式已经存在了上千年。陶模也称“泥膜”,是由泥土造型烧制而成。陶模有着悠久的历史演变,从“磨喝乐”逐步演变成民间器物。文章以民间风俗陶模艺术文化为研究对象,梳理其起源、演化、兴衰和传播的脉络,揭示中华陶模所蕴含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并揭示其在传统文化中民间审美与教化的位置。陶模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
摘 要:相州盘扣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本文围绕相州盘扣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进行阐述,深入分析盘扣艺术的美学特征并就其推广中的审美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研究,探讨其推广意义和价值,对于促进相州盘扣乃至于我国传统文化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相州盘扣;推广;美学特征;审美趋势 一、引言 文化和旅游部在2021年发布的
摘 要:自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出现以来,设计界逐渐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探索富有地域性、文化性的建筑设计形式与风格,试图为当代建筑的“美”寻求答案。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种类繁多且内涵丰富。本文以建筑符号学的角度为切入点,从符义、符构、符用三个角度对湘西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符号进行了分类并释义,通过案例佐证在现代设计中建筑符号的实践手段以及方法的可行性。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研究对现代地域性、文化性的
摘 要:盘扣是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之一,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具有装饰性和功能性。随着时代的变迁,盘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依旧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独特的东方美学设计理念,为现代时尚注入了传统韵味。文章通过对文献资料、图像档案和实物样本的综合分析,追溯了盘扣造型的历史演变轨迹,并运用皮尔斯符号学的理论框架对盘扣的造型语义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旨在唤起公众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为盘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
摘 要:云南甲马是宗教信仰里用于年节祭祀、祛病消灾、产育寿诞等民俗活动的木刻雕版纸画,民俗特色鲜明。研究基于云南甲马图像的叙事要素和传统甲马图像的叙事主题,解读甲马背后的故事,挖掘甲马图像的文化元素。以现代云南甲马图像的创新设计,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造物思维融合的设计范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云南甲马;图像;叙事性;创新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
摘 要:人民币藏品商业化鉴别市场规模大而手段有限。艺术设计学的平面构成理论是人民币设计、印制的基础理论之一。真钞图案的形态构成、透视关系固定,运用艺术设计的思维和方法,按照平面构成理论,从点线面构成、空间透视关系、韵律与节奏、距离与分割、明暗关系等角度对比分析真钞和藏品图案,可以成为一种更为科学、精准、便捷的鉴别方法,也可以为今后开发人民币藏品智能化鉴别系统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人民币藏品;
摘 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汉代画像石墓篆书题刻的艺术特色。首先概述了汉代篆书的发展背景,包括对秦朝篆书的继承、隶化过程以及装饰化趋势。通过对汉画像石墓篆书题刻的分类研究,揭示了其在隶化过程中融合其他书体元素,形成独特的汉代篆书风格。文章将篆书题刻分为小篆类、缪篆类和杂体篆类,并分析了刻工在篆书题刻中的装饰性作用,指出不同风格对整体艺术效果的影响。汉代篆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隶化与装饰化的创新,展
摘 要:湘西侗族傩戏面具是傩戏表演中的特殊意象符号,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侗族人民通过面具的现实物象,将审美、信仰、风俗等内容融入其中,体现着侗族人民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具的符号、结构、色彩蕴含着侗族文化的历史背景、发展变迁及文化生态等信息,剖析侗族傩戏面具的民族文化内涵,有助于对侗族傩戏面具的形成过程、结构关系和信仰文化力成因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傩戏面具;湘西侗族;文化表
摘 要:鼓亭行会是浙东地区宁海县的一种传统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用于纪念祖先、祈愿农耕顺利丰收和幸福生活,属于五礼之一的“吉礼”。古代的吉礼基本都可以归入祭礼,而“祭祀”是“孝”的具象化载体,“孝”是祭祀文化的内核。儒家思想中的“孝”文化是社会发展和秩序规范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本文综合探讨了前童村的宗族发展史、鼓亭造型和图案以及“抬鼓亭”活动形式等方面,综合分析前童鼓亭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哲学思想。研
摘 要:汉砚有鲜明的审美特征,除了以器用功能为主导而体现出的“古拙浑厚”外,更与众不同的则是因其象征意味而体现出的“离奇谲怪”之美。“离奇谲怪”源于汉砚纹饰的神巫特性和线形造型手法。而汉砚纹饰题材的神秘色彩源自楚地并弥漫于两汉的鬼神之气。与楚艺术如出一辙的线形造型手法,也进一步成就了汉砚纹饰高度陌生化的审美特质。除此之外,与现实世界存在着巨大差距的汉砚祥瑞纹饰不但使人敬畏之心大起,其融入的情感要
摘 要:潮汕抽纱是欧洲抽通技艺传入潮汕地区后,与传统潮绣融合的产物,体现了多重的艺术性与文化性。潮汕抽纱是潮汕地区刺绣工艺的代表,因其图案题材地域性鲜明,技艺针法繁复多元,构图对称均衡,配色清逸淡雅,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潮汕抽纱工艺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从其实用功能的基本层面,到寓意吉祥的情感表达,再到潮汕文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地域特色,形成了完整的民俗符号建构。 关键词:潮汕抽纱;艺
摘 要:目前展陈文字往往缺乏参与感和个性化体验,容易被策展人忽视。为发挥博物馆展陈文字在传达展品信息和引导观众理解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博物馆展陈文字传达的困境,主张通过加强信息传达、营造博物馆展览良好的视觉环境,以观众为本位打造差异化的参观体验,在突出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帮助塑造人们的艺术审美观。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增强博物馆展陈文字的传达力度,为博物馆展览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展陈思路。这将有助于解
摘 要:基于情感体验三层次理论,探讨博物馆如何构建满足儿童情感体验的设计策略,以更好地实现其文化传播和儿童教育的职责。首先分析儿童的情感特征及情感体验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意义,再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为例,通过观察儿童在博物馆中的观展行为,总结该博物馆的主要问题,探索适合儿童情感体验的展示设计策略。从感官认知、互动体验和情感记忆三个方面,提出博物馆儿童情感体验设计策略:丰富多感官体验,激发认知能力;
摘 要:在当前全球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地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深入探索地域性文化元素与旅游地视觉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借助设计语言将二者紧密相连,能够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地形象设计,从而提升地方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与辨识度。文章分析了旅游地形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性,运用情感三层次理论,对地域性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并提取关键元素加以归纳与重构,最终形成
摘 要:探究景泰蓝视觉元素在现代社会传播中的联系,突破传统应用载体的禁锢。引入符号学理论中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中的语构、语义、语用三维度,分析景泰蓝外显视觉符号中造型特征、纹样运用以及色彩搭配,梳理其中蕴藏的审美价值、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再通过符号沿用、转换和延伸方法对景泰蓝视觉元素进行再设计,最后结合包装形式赋予功能意义。拓宽景泰蓝视觉元素在现代传播中的创新设计路径,为相关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发
摘 要:位于四川隆昌市的青石牌坊群中德政坊占比较大,为总牌坊群的三分之一,其中觉罗国欢德政坊最为独特,在坊顶刹尖所镌刻的石刻圆雕公猴顶印形象全国罕见,本文通过对牌坊上所镌刻的装饰图像与纹饰的分析,探析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隆昌;觉罗国欢德政坊;文化内涵 牌坊是我国独有的建筑样式用以表彰孝义等懿行嘉德,是中外公认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识和象征符号。在牌坊众多种类中德政坊为其中一重要分
摘 要:21世纪以来,国内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高校建设。大学日益注重校园环境景观建设,很多高校将水景规划为校园特色景观的最重要区域,高校水体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的整体风貌与特色。文章首先对高校景观生态设计进行概述,并分析水景在高校景观中的重要性。然后基于碧道理念对高校水景进行探讨,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群英河为例,对校园的水景进行了实地调研,探讨高校水景生态环境的优化方法。在此理论研究和实地
摘 要:石河子是中国典型的屯垦戍边城市,其西工业区独特的工业遗产是共和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文章基于城市更新的背景,以“建筑-厂区-园区-城市”为主要脉络,深入分析石河子西工业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中面临的问题。首先运用文献考据法和田野调查法论述西工业区的建筑特征,其次提出园区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三个重要因素:军垦历史文化、建筑风貌以及材料实用性,最后通过建立军垦工业遗产的综合效益等级,探索军垦工
摘 要:2022年,人工智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这一发展引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正式涉足多个行业领域。AIGC的引入为众多产业的生产和营销等关键环节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其中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本文聚焦于AIGC在文化创意产品营销及优化方面的应用。传统的营销策略往往依赖于人工市场调研,难以全面、实时且深入地洞察用户需求,更无法挖掘用户行为背后的潜在信息。因此,传统策略很难实现精准的个性化产品设计和
摘 要:科普领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MG动画凭借其生动、高效的传播方式,对信息可视化高度拆分、融合且创新的视觉设计效果,在科普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在科普类MG动画中,数据是信息传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探究如何将数字、统计图表、流程展示等客观数据转化成生动的动态图形形式,在对MG动画表现手法、数据可视化特征、塑料污染科普知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塑料污染科普类MG动画的具体案例,从数据内涵、
摘 要:为提高家庭种植机产品的实用性、可维护性,借助服务设计理念与方法对家用鱼菜共生种植机产品的用户需求进行研究,提升用户良好的情感体验和乐趣。首先通过用户调研提取家用鱼菜共生种植机产品的用户需求,采用Kano模型将用户需求进行属性划分从而寻求家用鱼菜共生种植机产品的设计机会点。其次结合AHP建立家用鱼菜共生种植机产品的层次分析模型与判断矩阵,获取设计要素权重并进行排序。最后参考相关数据结果分析
摘 要:随着老年群体在人口结构比例中不断扩大,老年出行服务产品的开发研究具有可行性。而老年代步车的设计要素通过与AHP-FBS-FAST的创新设计方法结合,或可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首先,可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对设计需求进行层次化处理和权重分配;其次,再结合FBS-FAST的设计方法对老年代步车的功能、行为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实现人群需求和产品功能结构的优化设计。这一方法优化
摘 要:伴随科技的加速迭代,数字技术为文创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包括技术整合、内容创新、传播途径多元等特征。其不仅打破了传统文创产品的设计模式与传播形式,还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通过打造出具有实时性与互动性的文创产品,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结认知,并结合社会大众的审美与消费需求,将中华文化符号元素融入文创设计,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文创产
摘 要:传统家具制作行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高校家具工作室是推动传统家具制作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技术逐渐融入传统家具制作行业中。在保留部分手工艺制作的同时,可以进一步规范传统榫卯的制作工艺,培养既能熟练掌握榫卯技艺的“工匠”,又能运用传统智慧进行创新设计的综合人才,为传统家具制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传统榫卯技艺;工作
摘 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与分析,探讨苏联雕塑教育模式对中国雕塑教学的具体影响,分析该模式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实施效果以及后期的调整与反思。深入理解苏联雕塑教育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评估其对中国雕塑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探讨在不同历史阶段对该模式的修正与适应。这对于认识中国雕塑教育的历史发展、丰富艺术教育的多元性以及指导未来的艺术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苏联雕塑教学
作者简介:李晓溪,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安泽宇,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赵越,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与数字媒体设计。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规划项目(TJGL20XSX-30);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sk018)。
作者简介:陈世雯,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该项目由乡村仓库改造设计,总面积约为450平方米,整体咖啡厅设计希望在此处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器,寻觅喧嚣外的宁静。室内设计整体采用了大面积的乡土材料进行设计,采用了素水泥墙面,独特而质朴的素水泥墙面,独特的纹理和质感搭配与相得益彰的木制座椅,空间整体简洁明亮,原木、玻璃面、石材与木饰面的结合,使整个空间充满自然气息,达到反朴归真的效果
作者简介:滕宛诗,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文化自觉视角下元阳普朵村古民居遗产的激活与展望”(2024Y666)。
作者简介:孙闻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代丛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徐英豪,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基金项目: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基金项目“后疫情背景下的韧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SJ2023YJS006)。
《美与时代》上创意版2024年05期(总第1036期),封三魏红作品《流绪微梦》中的基金项目遗漏,现补充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潮背景下近代苏绣服饰品技艺在南通服装品牌中的应用研究”(2022SJYB1795)。 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致歉! 《美与时代》编辑部 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