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到汕头大学是2004年,那时候由王富仁教授主持,也是开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研讨会。不光规模很大,题目也很大,叫做“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到底什么是“全球化”,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全球化视野”,在这个“视野”里到底怎么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家都发表了很多针锋相对的热烈的讨论。一晃眼20年过去,全球化据说已经在全球消退了。这是一种说法,说很多地方已经又重新陷入了部落主义、地域主义等等这
摘 要:英文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重要一翼。论文以新世纪以来王德威、张英进、邓腾克、罗鹏等人主编的四部文学史为例,探讨英文世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排、方法论、文学史观等方面与大陆文学史的互动与互鉴。认为英语世界的“元历史”叙事的“异质性”与“非连续性”对“正史”的解构所带来的历史虚无主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东方主义历史叙事,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域外视点的包容与借鉴。在全球化的当下,
第一手资料是文学艺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第一手报刊资料展现某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文化形态。香港作为弹丸之岛,百余年来创办百余种报纸,并在海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力,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显得殊为独特。香港报纸作为时代脉动的即时感应器,面向世界,面向海内外华人华文,展现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意义。香港不少报纸在鼎盛时期仅一天就有几十个版面,文艺副刊更是数不胜数,文学专栏精彩纷呈,相关资料可谓浩如烟海,
摘 要: 《大公报》海外版文艺副刊以东马砂拉越版为代表,从游记文学、日常随笔、历史风物、当代文艺四个角度记录了香港及内陆地区的文化风貌。游记文学类是对城市形象及历史的建构和表述,日常随笔类是对市民文化的反映和引导,历史风物类是介绍历史文化的科普文章,当代文艺类是香港和内陆文化活力的展示窗口。在文化传播和写作上,《大公报》东马砂拉越版体现出注重美学、接轨国际的文化理念,取材上真实可信、贴近民生,处
摘 要:国庆节是香港重要的法定假日。《大公报》《文汇报》文艺副刊自1997年香港回归后,便坚持“爱港者治港”的方针政策,以“私人”与“公共”的互训、历史与现实的勾连、“副文本”与“正文本”的同声共振完成中央政权的合法性建构与权力宣展,共同构成、补充25年来香港文学国庆叙事的另一面向。国庆叙事通过仪式共享和文化再造,既强化了地方认同、国族认同、文化认同,为国家建设、主体回归、文化记忆等话语建构提供
摘 要:1993年12月1日至1994年2月28日,香港《天天日报》副刊《小说廊》推出了一项文学创新——“一日完小说”专栏,以微型小说的形式,深入探讨了香港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研究聚焦于该专栏中的微型小说,分析了其中所描绘的“屋邨”空间及其所体现的“被迫害想象”,揭示了香港底层家庭空间内不断滋长的生存焦虑;探讨了以香港中产阶层为代表的投资困境和家庭悲剧故事,反映了个体与社会、经济政策之间的紧
摘 要: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书画的研究是一门颇具深度和广度的学问,这些学者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方法和理论,以及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探索中国书画的艺术和文化价值。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丰硕,他们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国书画的各个方面,如中国书画的历史发展、技法、风格、题材、艺术家以及传承等问题。这一篇文献叙录以历时的顺序选编20世纪90年代前英语世界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书画史的研究,由此可见:(1
摘 要:杨匡汉在长期投身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中,深度参与华文文学学科命名、概念界定、学术方法等重大问题讨论,其理论话语具有鲜明的学理思辨色彩。他先后提出“大中国文学”“共享时空”等理论主张,通过同根同源的文脉、文缘联结不同时空的华文文学,跨文化、跨学科、跨文类研究方法为华文文学学科提供了新的启示。他致力于张扬华文文学的文学性和人文精神,又从文化语境出发维护文学服务族群的实用性,多元、开放的文化
1940年 2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一个教师之家,租居于上海市马当路蒲伯坊,祖籍江苏省宝山县月浦的杨家村。祖父出于爱国,为其取名“匡汉”,另起字“振炎”,即“匡扶炎黄”之意。 1945年 入读宝山县新镇小学,为班上年龄最小者,学习却名列前茅,且年年得奖。时家境困难,父亲留在上海教书,母亲则带着他与弟弟回家乡生活。在乡间,常听祖父吟唱八股旧诗以及同是清末秀才的外公讲故事,心里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摘 要:在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中,公共空间指除唐人街以外的美国社会的公共空间,包括政府权力空间、消费空间、文化教育空间等。作为美国“大熔炉”的一员,华裔移民以杂糅的文化身份逐渐走出唐人街,接触更加开阔的美国公共空间。然而,公共空间的模糊性与排他性给华裔移民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这使得他们无法实现自我在社会空间中的身份认同,或认识到自己的归属性。因此,他们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并重新建构边缘与中心的
摘 要:叶周的中篇小说创作大多关注现实,呈现出其深入的思考和对于人类命运的介入。叶周先生以媒体人的敏感与深刻,在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表达其深刻的发现与深入的思考。叶周的中篇小说创作精心地描述与展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意在追求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与交融。叶周先生中篇小说的主角都是华人,常常与其故乡上海相关,甚至常常设计让主人公返回上海,思乡之情隐现在其小说的字里行间。叶周先生是一位充满乡愁的思想性
摘 要:印尼华文作家在伦理维度中进行自我身份建构,凸显出“华人性”与“本土性”双重民族意识。他们在家庭伦理赋予的责任与义务之中,发掘出华人的“向上之心”与生命拘囿状态,又在社会伦理“相与之情厚”的观照下,形成对美好人性的互构性思考以及折射出创作主体对道德与人性的“兴味关怀”;他们还将深嵌于社会和民族责任意识的生命伦理表征而出,彰显出“忠与义”的精神内核,从而体现出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度建构。此对伦理
摘 要:本文从战前(1919年至1942年)马华新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即马华“问题小说”、马华新兴文学与和马华抗战文艺着手,探讨中国现实主义理论在新马旅行的现象,厘清战前马华现实主义文学的演变历程,进而理解现实主义对战前马华文学的营构。通过梳理中国现实主义在战前马华文坛的接受、阐释和传承过程,可以发现马华文艺工作者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革命文学”倡导者对现实主义的价值预设,将其视为推进
摘 要:CiteSpace可视化处理2000~2021年中国知网(CNKI)上汤亭亭相关的期刊文献发现,国内汤亭亭研究总体上可划分为稳健发展期(2000~2005)、多元爆发期(2006~2015)及平稳深化期(2016~2021)三个阶段。22年间,该研究领域呈现出成果扩大、发文数量增长、研究人员和机构数量增加、研究方向扩展等态势;研究热点集中在作家、主题、写作技巧、文化、比较文学、文学史等批
摘 要:2024年3月9日至10日,汕头大学文学院与《华文文学》编辑部共同举办了“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艺学等专业的近百名学者齐聚一堂,以前瞻性眼界审视与展望《华文文学》的发展与未来,并以开放性思维与跨文化视野探讨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新内涵与研究新趋向,发掘其中有助于促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质素。会议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