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人在海外的移居、中华文明在世界的播散,华人文学已然成为了一种世界文学。也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华文文学”与“华裔文学”研究相继兴起,并在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个学科归属下齐头并进、成长壮大。回顾四十年来的知识生产,华文文学与华裔文学研究不仅形成了华人文学史叙事与华人作家作品评论的基本范式,即华文文学强调与中国文学的历史关联,发现华人文学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向心力,华裔文学则被归为在地国文
摘要:《牛津画记》是二战前后在西方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一本英语旅游文学畅销书,作者蒋彝使用了多重语图互动策略,成功开创了华人在海外以英文书写、书画结合的“画记”体游记。首先,《牛津画记》通过语象叙事策略以文字模仿作画、演剧的动态过程,让眼前的风景经由文字的叙事而成为流动的风景。其次,《牛津画记》以虚指性的图像辅助语言,通过虚实共现的语图叙述将英国人作为凝视的对象,智慧地表达了蒋彝对西方社会风行的刻
摘 要:以特德·姜为代表的美华推想小说家近年来积累了巨大的文化资本并获得了全球性的关注。在他们的作品中既有奇妙的寓言、深刻的隐喻,也有对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的沉思。其中最为独特且精彩之处在于这些作品试图从帝国主义感觉结构的内部颠覆业已根深蒂固的帝国主义叙事。借由在空间维度上揭露帝国主义叙事所预谋的地理暴力,在时间维度上痛斥帝国主义叙事中的种族政治,以及积极构建非帝国主义式的未来愿景,美华推想小说展
摘 要:在新世纪旅美华人游记中,主体文化身份的确认主要包括三种形态,即文化认证,文化转移及文化再认证。其中,文化认证主要指本土文化认证,是个体对于本民族社会与文化中各形态人造物的认知与认同,包括自我本土认证和先在他者认证。文化转移主要涉及异域文化,是对异域文化的反思、判断与评估,包括文化表层转移、文化中层转移和文化内层转移。文化再认证指的是漫游者接触异域文化后,通过比较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而对自身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登上美国文坛的华裔女性作家群体,虽然以英文为创作媒介,却都选择将自己的华裔家庭作为书写对象。新生代作家笔下的叙述者通常是华裔家庭中的女性,她们会以第一人称“我”、“她”或“我们”的身份指称出现,有着鲜明的女性叙述声音的表征,由此华裔女性对华裔家族命运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思考得以呈现。在充分考虑时间性和社会性范畴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张岚、翟梅莉、刘恺悌、伍美琴等作为代表
摘 要:1961年日本学者尾崎秀树撰文《台湾文学备忘录——台湾作家的三部作品》,将杨逵的《送报夫》、吕赫若的《牛车》和龙瑛宗的《植有木瓜树的小镇》按年代顺序阅读,认为台湾作家的意识变化是一个从抵抗到放弃进而屈服的过程。本文由历史情境到语言现象再回归个体作家情思,重读相关作品,可知杨逵、吕赫若与龙瑛宗的创作与思想是殖民地文学创伤与曲折历史的再现,语言选择、舍弃与转换的背后是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抗争。
摘 要:作为日据时期殖民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写真”这一意象在台湾作家的笔下经常具有或鲜明或隐微的重层内涵,为“写真”这一现代技艺赋予了超越视觉感官与艺术审美的意义增殖,尤其是拍摄双方透过照相机所构成的“我”/ “他”之间的联系与分界,更隐喻着中国台湾地区与日本之间复杂纷乱的历史关联。本文即以日据时期台湾作家吕赫若的《玉兰花》、战后出生的第一代台湾作家施叔青的《风前尘埃》和80后在日台湾人作家
摘 要:《莎哟娜啦·再见》《小寡妇》和《我爱玛莉》是黄春明70年代都市题材的代表作,这三部作品在女性人物上的着墨多于其他小说。本文在民族层面的“美日后殖民/台湾被殖民”阐释思路之外,挖掘其中远为丰富的性别政治内涵:殖民地男性与殖民者因“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结成的同谋关系;殖民地男性在全球资本主义背景下的“自我东方主义”与甘愿“被去势”;被殖民女性遭遇民族主义、女性主义内部的压抑等等。三部作品的性
摘 要:在数字复制时代的文本大丰富背景下,除了数字化的形式外,诗歌还有其他回应这个时代的方式。林德俊以《乐善好诗》为代表的“写诗行动”一早受到瞩目,其价值主要不是具有诗意的语言,而在于创造诗意的写作行为上。一方面,他的“行动”本身具有数字时代的交互性、多媒体、碎片化等特点,另一方面,其作品在最受关注的“解构”之余实际上是对当代诗歌的重新想象和重构,具严肃的文化探索意味,并于写作的思维方式、语言策
摘 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侣伦逃亡到广东紫金县隐居,期间创作的《无尽的爱》《残渣》《归航》等作品以不同体裁、视角、时间点来表现香港之战引发的灾难和强权统治、抵抗和逃亡,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地方香港的眷恋之情以及作为祖国一份子的骄傲和强烈认同、激昂的反战意识。无疑,香港沦陷和异地逃亡的经历丰富了侣伦的战争体验与香港书写,他以咖啡馆、书为具体抓手真实地展现都市日常生活如何因战争而发生变化,还尝试了一套爱
摘 要: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代表的台港“新武侠”小说,不仅在故事层面上别于传统武侠,小说作者们“离散作家”的特殊身份,更使得小说在情节之外有了更多值得研究的空间。“新武侠”小说中刻画的北京,就十分耐人寻味。本文从分析“新武侠”小说北京书写的作用入手,着眼于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为何侠客们在北京的行为往往有失侠者风范?第二,为何北京一再成为了武侠小说故事的“终点站”?通过对于“新武侠”小说文本的细读,以
摘 要:《虾球传》是20世纪40年代末香港左翼文坛文学生产的重要果实,它以基于地理和文化层面的“南方”共同体的建构,成为了追溯“南方”文学出场的重要来源。同时作为左翼文学生产机制的产物,《虾球传》的“南方”形象亦受到了左翼视野的充分改造,展现出了更为复杂的特征。而五十年代《虾球传》版本的再次修订又进一步将左翼视野向前推进至社会主义文学的层面。因此可以说《虾球传》蕴藏着丰富的“南方”书写层面和维度
摘 要:1958年,《射雕英雄传》泰译本出版,以金庸武侠小说泰译的首部作品正式昭告了泰国“武侠小说时代”的开始。此后以金庸武侠小说为首的大量港台新派武侠小说陆续被译介到泰国,进一步掀起了“武侠小说热”的现象。在泰国曾经有许多翻译者翻译金庸的作品,一部小说最多达到4个翻译版本。金庸武侠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以小说、影视剧等不同的形式传播并且互相作用。不仅如此,金庸武侠作品得到泰国学者的关注,在学术界逐渐
笔者按:2022年4月25日与张惠雯约好在zoom会议与暨大中文系202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做一次线上对谈活动。我们对谈的内容主要是她目前已经出版或见刊的作品,围绕其短篇小说的叙事视角、内容题材等方面展开。一小时的对谈大家都颇有收获,线上对话终有隔阂,不能完全尽兴。时过一年,把这次课堂对话整理出来,一来记录此次对谈,二来希望读者通过此文进一步理解张惠雯的创作。感谢惠雯的大力支持,也感谢参
1937年 11月9日生于浦东,原籍广东中山。原名张彦,其他笔名有张爱伦、南南、蓝马店、皇冠、阿果、麦快乐、叶蓁蓁、果、芭洛玛、明明、林素、阿发、大根河、河想、小明、草本等。 西西父亲张乐曾任职上海船务公司,业余参加足球赛,后转裁判员。来港后,由足球名将李惠堂介绍,在九龙巴士公司任稽查员,兼任足球队教练、裁判员。西西也爱看足球赛,曾是英国阿仙奴亨利时代的球迷。母亲陆华珍。西西有一个哥哥、两个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