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日据时代台湾第一代新文学作家和跨语作家,杨云萍在文艺养成期形成了“早期型双语”的语用结构与“世界之子”的文学眼光。日语文化资源的“丰容”使其拓展了文学接受的渠道,并在一种文化比较的眼光中发现本族汉语文学资源的可贵之处,产生了对汉语文化坚实的情感依赖。在1920年代的汉文创作中,杨云萍的创作具备了强烈的淑世意识和以地方路径接入中国白话文体建设的语体意义;在1930年代的日语创作则显示出
摘 要:文学的身体与主体性紧密联系。在1950年代后的中国台湾地区,以“身体”来含蓄批判当局是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共性。台湾的“超现实”诗风受域外的“超现实主义”文艺影响,更展开“前卫”的身体书写:呈现被规训与摧残的军事化身体、伊甸园般的本真身体和嬉皮士般的“颓废”身体。其身体背后忧郁的情感结构,指向解放个体的维度。然而,在冷战文化的影响下,过于沉浸于对自我潜意识与梦幻的书写,造成主体与现实之间的
摘 要:秋瑾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先驱和妇女解放先锋。秋瑾就义后,百年来以秋瑾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在中国台湾地区,“秋瑾文艺”集中出现于1950-1980年代,呈现出三条发展脉络。台湾主流报刊的纪念活动以及罗家伦的宣传实践,均为秋瑾事迹在台传播奠定了基础,成为考察当代台湾文化场域中,辛亥革命历史记忆与晚清“崇侠尚武”思潮存续问题的重要视角。以秋灿芝、孟瑶、李元贞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借由秋瑾传记写作
摘 要:郭松棻的中篇小说《雪盲》是以现代主义艺术手法书写社会历史题材的佳作。文章聚焦于《雪盲》与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之间的互文性,以郭松棻在1970年代参与海外留学生保钓爱国运动的独特历史经验为背景,探讨郭松棻在文本内外对于鲁迅“文学者”与“革命者”双重面向的继承,分析作者如何在复杂的历史语境中,经由小说表述其艰难的自我搏斗与反抗绝望的信念。从《雪盲》中多位主人公的“立志”与“退志”难题、文本
摘 要:1895乙未割台,台湾被纳入日本殖民体制,海峡两岸中国人面临着各自的社会问题与主要矛盾。海峡两岸先觉者都走上救亡启蒙的道路,“民主”“科学”是祖国大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与目标旨趣,“法律”则是日据台湾社会运动的斗争缘起与诉求方向。日据台湾,法律既是日本带来的现代化形式,也是异族殖民下的强权工具。赖和被尊为“台湾新文学之父”“台湾的鲁迅”,其新旧文学作品深具时代精神。考察赖和文本内外
摘 要:台湾作家琦君出生于江南,成长于江南,她的文学创作是从中国的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所生发出来的。永嘉独特的风物民俗与其所附着的离恨乡愁,是琦君创作中“永嘉路径”的彰显;哀而不伤、温柔敦厚的文风,含蓄蕴藉、细腻节制的笔法,则是琦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所继承的“古典”传统。在二者的融汇之下,共同构筑了琦君细腻、温婉、隐秀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琦君创作;永嘉路径;传统文化;温柔敦厚;哀而
摘 要:冰心与琦君都拥有童心,但两位作家的成长环境和独特个性使得她们对自我的角色认知和对童心的切身体验产生差异,而这种差异又使她们的“童心书写”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时代赋予了“醒世者”冰心一种特殊的使命,她在“童心书写”中不断反思自身,反思社会,反思制度,渴望培养出一批有见识有担当的新一代;琦君在“童心书写”中则喜欢作为小朋友们的“老”朋友来体验人生,用自己的毕生经验为小读者设置了一个合式的园地
摘 要:论文以《琦君书信集》为研究对象,试图以“空间”为方法考察书中整理辑录的信件,关注其呈现出的、相对于出版作品的个体“内面”景观,从“交互”、“转化”与“存在”三个层面解析琦君如何借由书信处理内外关系,并在陌生的异乡建构起心灵得以栖居的精神世界。具体地,正是以书信为媒,她得以将旅居美国孤独困苦、身心俱疲的窘境,与远方温暖熟悉的文学世界相连,将未能在陌生新家中得到满足的情感投诸笔端,于纸面方寸
摘 要:王鼎钧赴美后的写作一方面指向自己的“中国经验”,表达对故乡兰陵的乡愁美学。他对待故乡的态度是辩证的,既有单纯地对故乡风景和人的怀旧,又有对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科举制度、人伦关系的反思,带有国民性反思的况味。另一方面,他也书写自己的“北美经验”。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他的散文不断触及新移民华文教育、人际交往差异等问题,体现出对美国多元族裔文化和新教伦理的思考。此外,为了发扬与传播中文写作,王鼎
摘 要:长篇小说《大河尽头》是李永平返回婆罗洲、书写熟悉的故土经验,以及展开对生命本源思索的集大成之作。李永平在作品中描绘出一幅斑斓驳杂的南洋欲望图景,这包括男女两性的情爱、动物的野性交欢或殖民暴力的性侵。在殖民战争的历史阴影下,少年永和克丝婷备受心灵创伤。这种对极端现实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在整部作品中表征为一种压抑的、梦幻式的情景再现,而人物则以幽灵附体的方式到处游荡,笼罩在一片梦魇氛围中,带有
摘 要:“我只在乎那颗最小最寂寞的星星”,这句话可以看作虹影对底层女性书写的使命写照。贫民窟的童年经历是虹影的灵感来源,她以文学的方式再现底层女性的真实生活,从“底层人”的视角来重构被遮蔽的“她者”历史。在早期作品中,虹影以“悍妇”和“荡妇”形象展现底层女性在父权制婚恋关系中所承受的“说不出的黑暗”,揭开被遮蔽的第三世界底层女性幕布,来叙述真实的自己;中后期的底层女性书写里,虹影对世界有了一个新
摘 要:中国文学传到泰国,以翻译小说《三国演义》而创“三国体”为开始。近代以来,泰国华侨华人接受中国文学的滋养,由阅读自带或贩卖到泰国的中国书籍,逐渐变成阅读汉文报刊上的作品。汉文报刊作为传承中国文学的新载体,为了适应在泰华侨华人阅读的需要,因地制宜,改造了文学传播的形态:使用评论、转写、化用诸多手段,多层次参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义理阐释;新编文本,加上泰语对照,方便阅读;对经典文学加上新释、新
摘 要:在温哥华出版发行的《大汉公报》是加拿大历史最长的华文报纸,刊行八十二年之久,至少在前几十年它是加拿大华文传媒中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大汉公报》的文学副刊自1929年以来以“汉声”为名,华裔作者的诗歌作品通常发表在“汉声”副刊,它表达了加拿大华裔社区之声和华人之声。黄孔昭是“汉声”副刊的投稿人,对其诗歌的研读可以探讨离散生活经历对文学写作的影响,族裔诗人写作的主要题材,族裔诗歌所发出的“
摘 要:江少川教授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在写作学、台港澳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等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写作研究、高阳研究、台港澳文学研究、新移民作家访谈录、华文文学教材建设、海外湖北籍作家研究等,无不是他学术研究之路上的鲜亮标签。江少川有着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学术使命感,勇于探索新的知识和学术领域。在方法论上,他注重微观与宏观、内部与外部,运用多种新批评理论观照华文文学文本与文学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