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目前,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挑战,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对脑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提升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显得至关重要。本期脑科学特刊精心汇编了脑科学领域的优秀学术论文,旨在与广大医学工作者交流相关科学研究前沿及实践经验成果,以启迪创新思维,推动精准诊疗,助力我国脑科学事业的发展,造福更多的病患及家庭。
通信作者简介:陆正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脑病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美国匹兹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会脑认知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及科研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衰老与脑小血管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关注学术热点:再生医学
通信作者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多肽与蛋白质研究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领域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天然药物生化药理研究。学术兼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江苏、江西和四
通信作者简介:姚晓东,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疗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眩晕、衰弱、慢性病诊治及健康管理。学术任职:山西医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基层卫生全科(家庭)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脏康复亚组副主任委员。专业擅长:心脑血管代谢病的综合诊治;
【摘要】 目的 探讨智商正常的额叶癫痫(FLE)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临床特征及认知损害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被诊断为FLE的167例6~14岁患儿,筛查是否共患ADHD,将其分为FLE组和FLE+ADHD组,纳入同期确诊、同年龄的单纯ADHD患儿72例为ADHD组,以在儿童保健门诊保健的同期、同年龄的74名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比较4组的
【摘要】 目的 探索miR-223-3p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构建高血压脑出血大鼠模型,分析miR-223-3p表达和认知功能改变;过表达/敲降miR-223-3p,探讨其对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表达和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敲降NLRP3,确认该炎症小体对脑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鉴定miR-223-3p对NLR
【摘要】 目的 探讨兰州市高校不同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特点,关系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兰州地区大学生6 373名,利用NSSI行为评定问卷及网络成瘾量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与NSSI行为的特点及关系。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父亲学历、是否单亲家庭、监护人、亲子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网络成
【摘要】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情况,以及高营养不良风险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3年3月至2025年1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入的150例PD患者,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PD患者的营养状况,GNRI评分≥98分表示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评分< 98分表示高营养不良风险。将150例患者分为高GNRI组(评分≥98分)和低GNRI组(
【摘要】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倒班相关睡眠障碍(SWD)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改进医务人员睡眠认知及个人睡眠行为,提高其倒班工作睡眠质量,从而优化医疗服务体系,造福病患群体。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00名医务人员进行上夜班期间因早醒而无法再入睡困难程度、上夜班期间醒着时自我感觉舒适度、上夜班期间打瞌睡的可能性、休息至少2 d后开车时打瞌睡或睡着等4个维度SWD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
【摘要】 目的 探讨视力障碍(视障)孤独症人士面临的挑战,分析可能的支持措施与对策。方法 使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通过朋友推荐和相关网络社群招募在孤独症社群中有过视障经历的9名人士或其家长参加访谈,采用网络文字或语音访谈的形式,收集视障孤独症人士面临的困境及可能的解决方法。访谈提纲的设计依据主要是根据之前和访谈对象的互动聊天中关注的共同点。结果 该人群面临的挑战包括医疗的可及性、视障和孤
【摘要】 目的 基于双重共情理论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青年的社会认知特征和社会融合需求,探讨社会支持以助其社会融合的可能举措。方法 于2024年8月至10月招募4位ASD青年,通过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采取半结构化的访谈设计进行电话访谈。结果 ASD青年社会认知呈现独特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其对社会交往中的非语言信息尤其是面部表情的理解存在挑战,通过有意识的注意力调控或口头询问来进行应对,但
【摘要】 在中枢神经系统当中,小胶质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10%,它们是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免疫细胞,负责免疫监测、炎症应答和清除有害物质。当神经系统遭受损伤、感染或炎症刺激时,小胶质细胞会被激活为巨噬细胞样态,并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这些分子可以引导免疫细胞的迁移、调节炎症反应,并参与修复和恢复过程。文章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中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作用机制,深入阐述神经系统炎症反应过程,以及在一些特
【摘要】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是一种脑功能神经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病学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断中。近红外技术能够非侵入性地测量组织的氧合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神经病学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文章旨在总结近年来近红外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包括在不同神经病学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前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近
【摘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且复发率较高的外周前庭性疾病,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法复位,但部分患者在复位成功后仍有残余头晕。因此,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分析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西医手法复位、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中医方药、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治疗6大方向阐述国内外关于BPPV复位后残余头晕的治疗进展,旨在为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提供参